
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大学研究农学,为的是毕业后回家帮忙,一节选修课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是的,他决定弃农从文了,虽然这会和父母对抗,这条路不好走,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即使不被理解,但是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为之努力坚守自己的世界…
一个人需要爱需要被认同,斯通纳,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像是一个怪人,不断前行,他热爱他的工作,痴迷于他的志业,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不屈不挠,他是一位勇者,他拥有一段失败不失意的人生,他没有拥有多么完美成功的生活,但他没有停止追求自我,这世上很多像斯通纳的人,在自己小小的世界努力抗争着,寻找自我完善自我…
身为一个丈夫与父亲无疑是不合格的,妻子的刻薄无理,他的沉默寡言,女儿为了逃离,不惜选择极端手段,他没有守护好她们…与情人那段,像是重新找回青春,他没有想过离婚,也没有做出什么决定,最终情人也离开了,斯通纳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上大学,会做上教师,会经历那些事情,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着你,一生就是这么度过,直至死亡,通纳像是一个loser,一事无成,他抗争过,没有成功…可成功又是什么?
斯通纳读后感800字 第(2)篇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是从我很喜欢的一个播客小姐姐@走来走去的F小姐那里认识的,她在一期播客里强推了这个“写出完美小说的男人”,听完播客便把《斯通纳》、《奥古斯都》、《写出完美小说的男人》列在了书单里。这本三百多页的书讲述了主人公威廉斯通纳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生在普通的农家,机缘下得到了去农学院读书的机会,然而一堂平淡的选修文学课,改变了他之后的方向。后来,跟大多数人的轨迹一样,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升职、工作遇到问题、工作迎来高潮、退休、衰老、死亡,中间还曾有过难以忘怀的恋人。故事本身看起来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正在经历的、将要经历的,那些简单、平淡、激动、愤怒、茫然一系列的情绪写的正是我们。
就像斯通纳认为的那样,这种领悟无法言传,但是,一旦有了,不会有人弄错它的存在。是的,《斯通纳》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斯通纳读后感800字 第(3)篇人的一生很长很慢,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作品,其实这作品该是一部好的作品,只是静不下心的我无法一一深究。书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很真实,他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他们所该有的样子,也许样子已模糊,但他们的性格特征早已深深烙印在读者的思想里,而每一个人又是如此的不同而鲜明。以斯通纳为主线,个别人物为辅线,在几十年的时光中,历史、文化、人性等都能一一探究,亲情、友情、爱情的冷暖,也许这才是他的支撑力量,让他走过那些不甚快乐的日子。青年的他努力拼搏,为自己追求的勇敢去争取,快乐并满足;中年的他有着些许的郁郁不得志,身边能说话的人都一一地远去,只好封闭自己,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老年的他有着些固执,但也是这些固执让他活出了真实的自己,面对别人的刁难与流言蜚语,无谓。书中有很多疑惑,而也不深究,就这样,迷雾未散,最值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