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读书打卡# 100/17
凯蒂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呢,说实话很复杂,开始的时候我是不能理解她的,她被母亲从小教育要找到一个有钱有权的好夫婿。可是就是眼高于顶贪欲过强,到了25岁的她仍然没有嫁出去。母亲的冷眼妹妹的出嫁都在一点一点刺激着她的神经,所以她选择了毫不起眼的瓦尓特,并随着他快速逃离来到香港。
可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怎么能够长久,那样被教育长大的凯蒂绝不能安分守己,她选择了看起来温文尔雅又风趣幽默的唐生,快速的与其坠入爱河。可是傻姑娘,你看上的远远不是对的人啊。一直默默的瓦尓特其实通晓一切,他可以说是智慧但又绝望的让凯蒂看清事实的真相。看着凯蒂那样的乞求沉迷,怎么说,感觉很心疼又恨铁不成钢,那个男人能够那样对你,绝对是因为他更爱自己,然而你却看不清这一切,甚至要舍掉自尊去求他,当时热恋时的花言巧语他说了你便信了,可男人真的只是说说而已。一个凯蒂却折射出多少个现实的傻姑娘。
你说她很婊?这我也承认,因为她和有妇之夫出轨。可是在凯蒂看来,她对于瓦尓特只是因为她不爱他,但他却爱她,和她与情人唐生之间到像是反过来了。但这也没错,谁先爱了谁就输了。我以为后来的后来能够出现 HE ,可是作者却给了个出乎意料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到了最后一刻凯蒂还是没能彻底爱上瓦尓特啊,她只是羞愧又觉得抱歉,是她和唐生害死了她的丈夫。
其实去了霍乱区的凯蒂是成长飞速的吧,她看到了除了情爱之外的人生和世界的另一些事物。可是回到香港的她又再一次的沉沦于唐生的蜜语,还好最后的她能够制止并回头,去寻找内心的安宁。可以说是瓦尓特用他的死亡教会了凯蒂成长啊。
小说的很多情节设置都出人意料,但又给人以启发。读完内心对男女关系对女性独立的个性怕是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面纱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老是反思自己是否太过无情,对凯蒂和瓦尔特的遭遇没有太多同理心,甚至觉得毛姆的写作不像后世评论中的那么辛辣。但是从瓦尔特死去开始情节就陡然有趣起来了,凯蒂被情人背叛,被丈夫送往死地,失去丈夫活着回来又一次被情人侮辱,又失去了对她成长影响深重的母亲,这么讲出来感觉毛姆真的是个手段狠辣的作家,写了一连串的悲剧。但是我看的很振奋,我觉得之所以我对除了凯蒂之外的角色没有同理心,是因为我把他们当作了这本小说里的NPC ,他们都活在凯蒂的叙述里,几乎没有正面形象,他们是凯蒂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的障碍和考验,凯蒂前半段的人生就像是一个不断过关的玩家一样,作者用他们戏剧性的死亡来催化凯蒂的成长。当凯蒂对着父亲说起在那时还有些大逆不道的独立宣言时,一个新的凯蒂就诞生了,母亲乃至那个时代盘旋的阴影就消散了,凯蒂摘下了她的面纱。
我对毛姆的印象改观好多哦,从后世评论中,都说他是一个辛辣毒舌玩世不恭的人,但我觉得这本书里的凯蒂就是他的眼睛他的喉舌,到最后凯蒂获得的识破人心的技能就是毛姆的最好体现,毛姆对凯蒂这个角色投注了爱意和呵护,通过描述了凯蒂的前半生遭遇写出了他的期待,感觉毛姆是一个清醒又有温柔爱意的人呢。当然他对人性的嘲讽也是让我感叹又忍俊不禁,瓦尔特的死,修女院长的信道,查理败絮其中的丑陋都留给读者细细体会吧!在这里,祝贺凯蒂,她已经找到她的道了,羡慕啊!
面纱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这是读过毛姆的第一本书。书中讲了长相娇美但却浅薄虚荣的凯蒂,为了不成为老姑娘和逃避成为妹妹的伴娘,匆忙选择了与性格孤僻的细菌专家瓦尔特结婚。不单纯的因必会产生不美好的果,不满婚后生活的凯蒂在香港遇见肤浅浮华的布政司唐生并偷情,瓦尔特意外发现后并不动声色,被掩盖的背叛最终暴发出揭斯底里的冲动,带着凯蒂前往霍乱横行的城市湄潭府,是报复也是殉葬。在那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的可怕之地,凯蒂一点一点的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浅薄并找回了深藏的纯真,从而获得新生,而本来聪慧明智的瓦尔特,却没能走出自己的心魔,揭不开障在眼前的面纱,最终选择了用细菌感染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瓦尔特临死前对凯蒂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死的而是狗”,刚开始让我不能理解,后来才慢慢体会出他的意思:或许他只想告诉凯蒂,死去的也是他看不起、憎恶的人格中的那部分,无需悲痛。文章的最后,凯蒂带着腹中的孩子与她的父亲,前往陌生的城市,那里充满希望,是重生,通往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