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3)篇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作者:张宏杰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十余小时读完此书,初读序文时,觉得作者偏见颇深,也觉此书该是一个史观尖锐的历史读本。直至读跋合本,倒觉得这跋更像是序,总结了乾隆个人特性,而回顾本书,与其说是饥饿的盛世,不如说是乾隆一生的传记。事实上,作者的文字通俗易懂,更像一个精彩的说书人,绘声绘色地将乾隆早年的睿智与自制、中年的辉煌与荣耀、晚年的刚愎与自负,通过一件件历史事实展现出来。“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有如此多的侧面。”n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对内治理国家朝廷、对外肃清边疆民族,其手腕明智高超、时机把握准确,着实不愧盛世帝王之身份,其善思卓辩,以至于每一次决策圣旨及奏章批阅都可谓一篇论据充分、观点犀利的文章,令人叹为观止,更可见其真性情。书中对盛世巅峰、支点及崩塌的论述,观点之清晰明确,材料之丰富多样,增加了阅读感受。序文《得不偿失的盛世》更像是篇作者论述自己史观的论文,确实很应题,将盛世与饥饿看似两个极端的词条给予充分论述,耳目一新,尖锐犀利,值得深思。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专制制度的天生缺陷,即使如乾隆勤勉一生也无法扭转最后大清走向衰落。

清朝吸取历代王朝的兴亡教训,既没有出现外戚专权,也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皇帝也都算是劳模,无不良嗜好,对待百姓也是永不加赋,但仍然走出了历史周期律的结局。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必然崩盘的结局。

统治者利用儒家和法家思想统治民众也在乾隆朝清晰可见,最初乾隆更多的采用了儒家治国,在乾隆十三年后,画风突变以儒家为表,法家为里治国,也充分说明乾隆也认识到了儒家的花架子,理想化是不能完全治理好国家的。

对于文化的钳制,历朝历代都不遗余力,统治者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老百姓有思想,能思考,人口少没文化的满族人,对此更是不自信,所以不断的阉割,反观明清两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文化,从明朝老朱家开始就是以没文化的流氓自居。

后遗症一直到现在,各种的审查,例如光腚总局,他们只认可抗日神剧这一剧种,可以幻想五十年后的老艺术家,声泪俱下的说到:抗日神剧,是我们的国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看和表演抗日神剧,这位老艺术家演了一辈子的胖翻译,于近日将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来拯救这一世界知名剧种,另外据悉光腚总局计划每年拨款和政策扶持来拯救神剧。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饥饿的盛世》算是给乾隆皇帝作的一部政治传记,较全面地把他各个统治阶段的主要事绩做了梳理,对他治内的功过也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看完感觉沉重,不管早年他如何开拓疆土,励精图治,到了晚年都不可避免地昏聩了,然而他牢牢把持着权柄,把封建专制自我封闭的统治推到了制高点,让中国错过了和世界平等交流的机会,阻断了社会自然发展,带来的后果直到今天还有影响,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已经从历史得到了沉痛的教训,任何时候,保持开放平等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创新,建立防止专制的机制是很重要的。

看此书的时候,正值三原色幼儿园事件的升温,事件的发生和当中的过程,能看到自有清一代就存在的某些不良的精神状态,即对人的冷漠和低下的自我要求。清代的统治让中国社会倒退,对后世的影响是需要慢慢摆脱的。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不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