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中国历史比读小说更有故事性这倒是超出我的预期,也因为如此,越来越爱读史书了。张宏杰是非专业历史学者(现在好像去读博士后了),但他写史的角度和分析的思路却符合我的脾胃,他的书还会继续读下去。
就本书而言,如作者所言,中国皇帝是最不幸的一批人,读毕此书,深以为然。无论你是成功的创业者,国力鼎盛时期的开拓者,和平时期的守成君,还是王朝末期的陪葬者,无论何时,皇帝都是难做的,从皇帝平均寿命就可见一斑。难做、不幸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几点:无限制的权力虽然带来几乎不限制的自由,但人本身也成了权力的奴隶,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猜疑、打击异己之心时刻不敢放松,内心长期坚硬冰冷即使心有柔情煎熬亦无法诉说,如履薄冰的状态终身无法摆脱,朱元璋就是患了此类精神病患的典型;处于盛世的皇帝又如何呢?隋炀帝有雄心、有抱负、有基础、有运气,可以将他的艺术气质通过调动所有的人员,以华夏大地为纸张进行任意的泼洒,但一遇失败(征高丽),那脆弱的忍耐力暴露了他贵胄公子华而不实的不堪一击,以及为了顾全脸面而生成的偏执却导致了他及他的帝国的毁灭;除了创业者、开拓者,每个王朝的继任者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勇气、魄力和相关的权力艺术,而很难握住巨大的权力之柄,越是王朝后期越是如此,失衡的状态只会导致权臣、宦官、外戚等的专权、弄权,即使不出现,但整个的政治机制已坏透,民不聊生、贪污腐败以及最后无可挽回的败亡也会大势所趋的一步步到来,而对有责任感却无能力扛起大任的君主来说,这是精神的毒素蔓延全身的过程,苦不堪言,比如嘉庆皇帝,虽然努力救火,却依然扑不灭那春风春又生的燎原之火;当然还有正德这样的叛逆者皇帝,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少年人本有的好奇等等现在看来正常不过的情绪表达,都被祖制压的抬不起头来,虽然努力抗争过,获得的也不过是片刻的快感和长久的悔恨以及几乎无法修补的越来越疏远的君臣关系,而这导致了为君者的自暴自弃甚至抑郁身亡;当然最悲惨的皇帝则是那些不愿做皇帝却最终做了皇帝的人,明末清初的永历皇帝就是如此,恰又生在乱世,他的一生几乎就是生为猎物的逃亡史,惶惶不可终日,身为读者和局外人,读到这部分都悲悯于这位皇室贵胄的可怜。
皇帝的不幸,究其根本,则是那无边无际的权力本就不是一个人所能承担的,它是超常态的存在,它是绝对的诱惑和腐蚀,它必然导致人心理的扭曲、性格的变态、灵魂的丑陋等人性缺点的大爆发。
如果说,皇帝是最不幸的人,那种这种君主专制体制所造成的流毒却远远不止如此。西方的国王更多的是贵族第一人,他的权力受到宗教、贵族的多方掣肘,权力相对不大;但中国的帝王史却是权力不断集中垄断的发展史,最后可以说以一人之大脑治理整个国家,君明则王朝安,君暗则王朝乱,而为了配合这种高度集权的统治体制,静态的稳定则是统治者终极的追求,而为了实现这种静态的稳定,最好是所有的臣民都各安其位、乖乖听话,否则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时刻刀斧加身,所以愚民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秘而不宣的不二法宝,而等到这种静态的稳定成为现实又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得到不断强化,则顺民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而这则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剧。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天下帝王 读后感 第(2)篇来生不愿帝王家
一本关于天下帝王的解读,从另一面去观察皇帝这一最高职业,列举了几个例子。生动有趣,好书,推荐。
关于皇帝的书,多数描述的都是皇帝们的丰功伟绩,各式各样的帝王大传。而在历史上的皇帝,留下的身影却是多样性的。如果把皇帝也视作职业,那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当书法家,木匠,将军等等。
本书选择了九位皇帝,各有风骚之处。书的内容,我也不想剧透。还是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样,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认知。
嘉庆皇帝:在我看来,嘉庆可能是清朝最倒霉的皇帝。他老爹是享受一切了,盛世太平,十全武功,万世英名。等到嘉庆接手,大清朝的架子还在,底子已经开始腐朽了。实事求是说,嘉庆皇帝至少是中上资质(皇帝中),而他的勤勉,更像是现在说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时也命也,生在太平盛世,嘉庆也许还能混个无为而治。而身处变局,悲剧大了。嘉庆时期,遇到了雷劈,莫名其妙的行刺,甚至天理教攻入紫禁城。这些事情,听起来都是那么荒诞不经。偏偏嘉庆都赶上了。
光绪皇帝:由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光绪皇帝在某些场景,被塑造成年轻有为思想开明,可惜被慈禧等人束缚手脚的人,导致大清国最后的希望毁于妇人之手。个人认为,很扯淡。论事不论心,光绪皇帝实在没有拿得出的政绩,起码他出手的事情,基本都搞砸了。说句极端点的话,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功过是非由后人分说。光绪皇帝的功过是非,嗯,有啥功呢?基于某些历史原因,清末的历史,偏颇略大,待寻得较为客观的史书,再行分享。光绪皇帝,更像是愤青一样,压抑已久,不鸣则已,一鸣把自己吓倒了。
洪秀全:如果说嘉庆皇帝总是遭遇闹剧,那洪天王本身就像闹剧。小时候看的书,总是写太平天国是伟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败于封建政权地主阶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我想多数人都看过这种论调。这个,不做过多评价。对于洪秀全的才华以及太平天国的意义,也不好多说。令我吃惊的是,这样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缺乏战略规划的政权,居然能屡次打败清兵……
朱元璋:这部分内容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略有相似。心理学层面的事情我也不懂。仅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尽管洪武帝给子孙留了很多麻烦,但作为皇帝,从他逐鹿天下,再到问鼎中原,还是很成功的。起码在这本书中,朱元璋是比较,常见的皇帝了。
正德皇帝:这位曾经是以荒诞不经著名的皇帝,如今也有了些比较正面的评价。作为接受过皇家教育,身体健硕,天资聪慧,弓马娴熟的少年皇帝(历史上不止这一个),本来是非常符合大明王朝的使用需求。遗憾的是,长歪了。不过,我对于武宗的印象尚可,虽然他胡闹的事情干的很多,但是政权始终抓在手中,大明王朝在他手上,也没有走向深渊。至于他的早逝是好是坏,就得两说了。英宗之后,有胆量找蒙古人掰掰腕子的皇帝,也不多了啊。也许他是名为朱寿的威武大将军,会比名为朱厚照的正德皇帝出色。
杨广:张宏杰给的题名是,被大业压垮的皇帝。大概,真的是被压垮的皇帝。隋炀帝,远征高丽之前,志比秦皇汉武的皇帝。才能姑且不论,倘若此时的杨广早逝,说不定要取代柴荣成为最可惜的英年早逝。遗憾的是,杨广最终活到了江都,死于家奴。
至于王莽,倘若他也早死几年,堪比周公。我记得看过一个说法,倘若王莽袁世凯希特勒等人早死点,后人真是忠奸难辨了。
回看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皇,出类拔萃者,十个手指头能数的过来。合格者也不过三分之一,只能说这个职业太难了。
推荐张宏杰的书,很有意思。粗读细读,皆有收获。
201年02月03日
于福建晋江
2019年读的第3本书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天下帝王 读后感 第(3)篇从纸质版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乾隆成败到这部电子版的坐天下,张宏杰的书基本都读了。虽不是专业史书的写法,但作为复旦历史系博士生,专业知识是具备的,所以他的书不错。实话说,我倒觉得这样写更好。对大众来说,很多人并不需要知道某则材料出自哪里,密密麻麻的注释可能影响阅读的快感,正如作者所言,大众历史热是需要这样的书的。
书中分析了洪秀全、乾隆、隋炀帝、朱元璋、正德皇帝、王莽等代表性历史人物,对历史上的皇帝做了分类解读。有史实更有史识。作者认为皇帝坐天下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皇帝因此而有各种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这种观点让皇帝更像一个普通人,也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所做所为。历史是发生过的不可再现的过去,但对它的解读却永远是当下。让历史更有温度,更有趣,而不仅仅是政治阴谋、道德绑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吧。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读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