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3)篇

旅行与读书
作者:詹宏志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不提供可以按图索骥的旅行指南,却带有丰富的想象与画面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总是在阅读,始终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 第(1)篇

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 关于旅行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拓宽眼界,浏览风景?还是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更或者为了寻找逝去的年华。。。


旅行,是遇见另外一个自己的历程。


“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安迪·安德鲁斯

当城市的繁琐和眼下的生活让你开始有了烦躁的心理,别犹豫,暂时放下手中的,走向远方,或许某个瞬间你会豁然开朗。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 汪国真


在以后的生命里,尽可能的去更多的地方,去发现大不同的生命意义。

背上行囊,行山涉水,一路走来,一路花开。即使是一个人去旅行,也不要害怕孤单,因为你会在路上与你志趣相投的人相遇。


三毛也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

不要去害怕错过什么风景,因为在路上的你已经拥有了好心情。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余光中

在路上,你会发现,你的经历会沉淀了你的气质,你的眼界会拓宽你的心胸。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

去看看别处的夕阳,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心情,去发现不一样的美。

一定要去旅行,不受羁绊、没有约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久违的感动。


  • 关于读书

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曾写过:“当我们阅读或写作时,我们正在完成一种逃离行为,那种最纯洁、最合法的逃避。从中离开的我们会更强大,会焕然一新,也许还会更好。”通过阅读我能跟不同的作家进行对话,超越语言、身份、阶层与偏见。

读书,是最美的遇见,我一直这么觉得。

每一本书的存在,就意味着一位“前行者”的存在,你并不是一位“冒险者”,你只是一位“追随者”。所以说,岂止是读书“防身”,我几乎可以说,“have book,will travel”。

  • 关于旅行与读书

读书开启了一场旅行,我们甚至运用书本“想象一场旅行”。


旅行中有一些书是预备用来“验证”或“兑现”之用。它将是我说的与“真实世界”相遇的书,也就是描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要面对面的时刻。
关于旅行地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的。在旅行之前,我们对旅行地的阅读是一种“想象”;在旅行之际,我们对旅行的阅读则是一种“摸象”;只有在旅行完成之后,或者“一再完成”之后,才是我们真正对旅行地了解的开始。
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总是在旅行完成之后才开始。我来过,我看过,我了解……
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替代性”的经验,你读得心脏猛拍,又读得汗流浃背,感觉上好像已经亲身经历了大冒险的行动。

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

旅行就是想象,想象就是旅行。

惟愿我们可以在书中和世界之上畅游。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 第(2)篇

为什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詹宏志给出了答案:n“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n旅行是孤独的人在寻找不孤独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独的人在寻找孤独的方式。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n️《旅行与读书》詹宏志n这本旅行与读书两大人生志趣的集结,虽自谦只是喋喋不休的纪行,实则展现了他不凡的写作企图。与一般游记不同,十篇文章包含了十段颇为奇幻的旅行,如同十篇小说般的精彩。首篇讲述了他在意大利被一本托斯卡纳美食指南引路却被书所“欺骗”、在瑞士登山被指南徒步路线误导而遭遇雪山历险。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记叙了在印度市场遇到一位念诵着《鲁拜集》诗句的“高明”商人而重金买下羊毛地毯。在印度厨房里,意外遇到一位酒店主管,进入酒店厨房开启了一段美食之旅。长草丛中的死亡,记录在非洲博茨瓦纳充满生命经验的奇妙狩猎之旅。爆炸后的天堂中,在印尼爆炸事件后的特殊时期,开启不同寻常的巴厘岛之旅。冰海中的独木舟中分享了在阿拉斯加如天地独行般的行迹。京都觅食记、复兴振兴酒店、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中,认真思考了日本的料理精神,饱含哲思。n还是想要去远方,想要抛下烦恼的一切在路途中放空自己。若患上节后综合征的你并不想接受假期的完结,那就在作家詹宏志的书籍《旅行与读书》中,再一次走上一遍这个世界吧~n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 第(3)篇

詹先生的十篇旅行日志,其实挺精彩的,遗憾的是文中并无一张图片,倘若图文并茂,想必会更加精彩纷呈,又或者詹先生原意是没有图片的阅读可以给人留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大的冲动想去实地考察。阅读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惯性思维第一篇必定吸人眼球,但不知是文档数据原因还是詹先生原文就是如此,第一篇文笔冗余,重复述说,语句也不甚精彩,若不是看了听了他人对这部书的好评,也许不会坚持看下去。书中最后几篇是介绍日本的旅行,也是对这本书的另一大遗憾。受教于教育的不同意识,我无法理解詹先生对于日本的那种如故乡般的感情,台湾毕竟是被日本殖民过的,老一辈能听懂说出一些日常日语,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也许不该如此上纲上线,但确实让我感到唏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