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苏童的《妻妾成群》和《三盏灯》后,这又阅读了他的《河岸》,不知为何,总会觉得不写点什么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不算看过,并不完整。在阅读的时候也做笔记,终不能代替一篇系统的读后感。王德微评价苏童:“苏童的世界感到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工整精妙,却是从骨子里就掏空了的”。《河岸》里库东亮经常说的话就是空屁,很赞同,我也学上了,一切都是空屁。库文轩一夕之间由书记变为人人喊打的流氓,东亮跟着库文轩躲在船上十一年,岸上的人看不起向阳船队的人,库文轩更是十一年从来没有上过岸,连出舱都很少,因为他不敢,他怕没面子,他仅剩的最后一点自尊怕遗失,他生活作风不正,因为赵春美的破口大骂、讽刺侮辱,最后一丝防线被冲破让他决定剪掉自己的鸡巴,彻底清除这破坏一切、时不时就会勃起惹祸的祸根。因为这些东西,播音员的老婆整天与他吵架,强迫他说出搞破鞋的时间地点主动与否,最后还是离开了他,播音员老婆的离开让我觉得很意外,这样的女人应该是很美好的,能歌善舞有梦想,爱干净爱打扮,苏童怎么能把她写成这样就离开的女人呢?n关于库文轩与邓少香的母子关系,谁也不敢保证,历史的问题虚虚假假真真实实,都是后人在传,库文轩连续十一年到了清明节和邓少香祭日都点河灯挂条幅,这也算是他的信仰,他靠着终有一天能翻案的信仰活了十一年,最后没有退路,还是背着石碑沉入水中了。虽然邓少香与库文轩的母子关系不知真假,但是库文轩与库东亮的父子关系不容质疑,将会永存。不说库东亮喜欢慧仙值不值,女人一旦长大后就没有了幼时的可爱天真,我宁愿他们永远长不大,慧仙一直是那个嘴里喊着东亮哥哥吃着零食的小姑娘。他们活在那个年代,他们的一生也是极其沉重的一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觉得苏童的文笔真的如王德威所说,工整精妙,词藻优美,佩服至极,正应了白岩松的那句话:“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没什么深刻的认识,以上。
河岸读后感 第(2)篇就像水跟着水流逝,草连着草生长,其实不是选择,是命运。
一开始就衔着荣耀生活,享受着革命烈属众生捧月的待遇,被历史的光环照耀着,不是他的选择,是命运的安排。
然而,命运只是和他开个玩笑。突然有一天证实他根本就不是烈士的后代,所有的一切都要要推翻重来,历史不会说话,他得到的只是一个别人嘲弄,令自己心酸的“空屁”。
生活开始面目全非,书记的职务自然没有了,妻子迅速地离去,儿子也受他牵连,他变成了众矢之的,被发配到船队生活。
历史和现实纠结着,荣耀和耻辱交叉着,河与岸就像是天和地,是他的现实和过去,是天崩地裂的巨变。
他发誓不再上岸,直到他的问题肃清为止。13年的契而不舍,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烈属证又如何?大家不知道这关乎荣耀和自尊,他不允许别人污蔑他的祖先,践踏他的自尊,所以他不顾一切地挥刀自宫,甚至最后背负着烈士的纪念碑沉入河底。
他就是烈士,他自己的烈士。
也许他真的变成了一尾鱼,解脱了屈辱的生活,河里,才是他自由生活的向往。
如期而来的是儿子库东亮禁止登岸的通知,比起他的父亲,他也没少受历史的牵连,长期生活在压抑和屈辱中,对心中的“向日葵”可望而不可及,对自己的绰号“空屁”的连连自嘲,都源自家庭带给他的深深自卑。但最后对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和不顾一切,瞬间使他的形象开始高大和清晰。
面对他的河与岸,他该何去何从?
新的一年,我们的河与岸呢?是的,希望过去和未来都是美好的!祝新年快乐!
河岸读后感 第(3)篇这是我看的苏童的第二本书,记得看完《米》后就说过不想再看这个作家的书了。
但是看了一下简介,没忍住
我不知道,原来在那个时候,“烈属”这个名词,带给人们的至高无上的荣耀,但也同样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库家父子纠结了十一年的“邓文香烈属”这个身份到头来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句“据我们研究,邓文香同志身前并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
因为一个老汉的一句话“他就是邓文香背篓的孩子”成为了那个小镇“综合大楼”的“库书记”又因为那个老汉,变成了让岸上人排斥的船队一员。
是不是忏悔我不知道,性生活的混乱,让他剪掉了自己的一半生殖器。时刻监视着库东亮的某些“生理反应”。恶
不想说了!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苏童书里太多描写性。女权主义认为是在侮辱女性,男权主义则认为是对女性的怜惜。我却觉得,侮辱也好,怜惜也好。旧时代女性的身不由己,让我很庆幸我生活的年代,男女平等。“慧仙”,从一开始的被赵春堂“挂”在船队,到“李铁梅”这个角色带给她的光荣,然后剪掉“李铁梅”的大长辫子,结果又被“赵春堂”“挂”到了理发店。
还有好多好多,昨晚写的好好的结果没保存!
暂时就这么多啦
被随意摆布的命运...让我觉得好无奈,也觉得自己好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