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是个英雄,平凡人生中一个不平凡的英雄,人生的价值在保罗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人生因爱而美丽。爱是他生活的本质,他热爱远足、露营、跑步,活力四射;他热爱生活,追忆小时候住在沙漠小镇荒凉高原山脉下的童年生活;他热爱生命,渴望理解生命的意义。经过校园医学解剖课,思想上经历了从满怀崇高的理想的医学生到解除人生最深痛苦的守护者的变化;他爱生命经历中遇到的每个人,从少年朋友、大学同学、工作同事、治病医师。他感受到无所不在的爱,也对生命周围投射自己的爱。
二、人生因奋斗而美丽。奋斗是他生活的真谛,从文学转行医学,只为更好的寻找人生的意义,历经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硕士、耶鲁医学院博士、斯坦福博士后,长达十年残酷训练变成一名神经外科教授,36岁走上人生巅峰。他选择按照使命的召唤,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这是一个对道德、情感、思维、身体至臻卓越挑战的职业,他在实践中践行着保卫病人的灵魂和个性,引导病人家属理解死亡或疾病的重大使命。诊断癌症后,疾病颠覆了他的人生规划,但他依然有规划,要战胜病魔、要从病人变回医生、要完成著书的愿望,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在履行规划,不轻言放弃。
三、人生因希望而美丽。希望是他生活的动力。保罗给予别人生活的希望,当肺癌侵入多个器官系统,使用特罗凯特殊药物稳定病情之后,保罗选择回到手术台,换上熟悉蓝色工作服,为病人做切除海马治愈癫痫手术,引发短暂晕厥;为病人做椎间盘移除手术,全负荷的工作着,要忍受身体肌肉燃烧一样的折磨,要克服不断袭来的恶心、疼痛与疲乏;保罗给予自己生活的希望。他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希望超越95%的存活置信区间,多拥有一些时间,又因病情反复恶化多次失望。保存精子做了试管婴儿留下了生命的希望,他拥有了女儿卡迪,重新有了崭新的光明。
四、人生因遗憾而升华。因为有遗憾,人所以被称为人,而不是神,因为有遗憾,人性的光辉才能显示出神性的伟大。保罗十分遗憾,本书尚未完结而人已逝;斯坦福神经外科医生兼神经系统科学家的职位尚未获得;带着妻子孩子,驾着漂亮的游艇出海,共享天伦的理想未能实现;更多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保罗也是没有遗憾的,他对神经外科病人尽到了最后的责任,对自己人生的理想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在爱的包围中,安详的怀抱着咿呀学语的女儿卡迪呼出最后一口气……
另外文中提到了医生背负着生死攸关的责任和生命意义令人深思。一个8岁时俏皮可爱的男孩马修在下丘脑肿瘤摘除手术中,在下丘脑1-2毫米的损伤变成12岁时暴饮暴食、性格暴戾、对家人拳打脚踢的恶魔,给保罗带来深深的自责;保罗的好友兼住院医生杰夫,因病人去世,内心排山倒海的负罪感像汹涌的大浪,让杰夫做出从医院楼顶一跃而下的自杀决定;保罗感到深深的痛,他理解了大多数人从生到死,都是被动的现实,定下信念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即使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能看见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这体现了他崇高责任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更令人加深了对医生这个职业崇高伟大的领悟。
保罗为世人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短暂的人生因为有爱,有奋斗,有希望而完美,因为有遗憾而更加悲壮。但他并不孤独,因为我们都一样。“生病之前,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但不知道是哪一天,生病之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但不知道是哪一天”。癌症加速了他时间漏斗的终结,但也加速了他关于生命意义觉醒的速度。终究一天,当面临他遇到的生命困境时,谁又能说自己可以像保罗一样以惊人毅力顽强抗争,又能安之若素平和接受呢?保罗是生命朝圣道路上的先行者,也是所有尚存于世生命的领路人。人生路漫漫,需要温暖和力量照亮前行的方向,感谢保罗,一个真诚上进乐观豁达的灵魂!
当呼吸化为空气 读后感 第(2)篇这是我开始在微信读书APP读书以来第一本评为五星的书,首先声明我并非一位好的读书人和书籍推荐者,我只是根据自己从本书感受到的触动来评价,但是我依然十分诚恳的推荐你们去读。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死亡之后人的精神还在吗?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们多多少少都遇过,思考过,却又往往找不到答案。我感触最深的是保罗在确诊癌症后一直保持着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本质的追逐。他并不讳于谈论死亡,甚至在临终前坚持写作留下这本叙述自己患病前后的种种思索和面对,没有煽情,没有呻吟,有的更多是他作为一名医者对病人的悉心照护(无论是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对病人的救护还是作为本书作者对读者的启发)。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生活在一个对死亡极为忌讳的文化中,从我们懂事、受教育以来,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如果面对生离死别,以至于我们很多人在突如其来的生离和死别面前变得手足无措。
谢谢保罗对自己生命最后历程的记录,让我们得以触摸到这门让人们讳莫如深的学问,死亡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当呼吸化为空气 读后感 第(3)篇第一部分..讲述自己从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的走上医生这条路..(这一部分是我看得最为浮躁的地方)
从实习医生..紧张的记录着仪器上的数据图形..第一次给病人缝针..接生早产双胞胎..第一次感触死亡..到全职医生..慢慢的引导病人知道自己得了脑癌..成功的手术..
第二部分..从医生变成了病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角色..以自身的病例..详细的说明医生和病人俩个角色的准备和所做的努力..手术..化疗..抵抗着癌细胞..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妻子怀孕..自己重新回到手术室..价值观不断的变化..慢慢的寻找自己究竟最看重什么..渐渐步入正轨直到新的肿瘤出现..再次从行动者变成被动者..与值班医生关于药物激烈的争执..直到治疗无效死亡..
知道自己大期将至..一直与病魔抗争..为妻子打算..既是病人又是医生..没有因为自己是个病人而放弃救人..高尚的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