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明王朝1566(全集) 读后感(3)篇

大明王朝1566(全集)
作者:刘和平
豆瓣9.5分高评好剧《大明王朝1566》同名小说,台湾朝野必读,新加坡内阁政治参考书。此书为《雍正王朝》编剧、《北平无战事》作者刘和平成名之作。全书以扳倒大老虎严嵩为线索,讲述大明王朝一场盘根错节、惊心动魄的反腐大戏。揭开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嘉靖数十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示中国历史上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的为官之道;揭露清修明史列为奸臣之最首辅严嵩权极而衰的真相;揭破明朝特殊的政治机构宦官集团最深层的秘密。时隔十年,该剧于2017年2月13日在优酷上线重播。
大明王朝1566(全集) 读后感 第(1)篇

吸引我的是当时的历史故事和题材。每个人物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很有力度。不过有不足的地方是作者语言功底有些欠缺,用词些许贫乏。先说乾上,其实看到最后,我觉得嘉靖确实是一个极其聪明的皇帝,主要表现在玩朝臣于股掌之中,一直力求达到政治平衡。特别是最后的一番话,将忠臣比作长江之水,将奸臣比作黄河之水。还有,他说,一个朝臣无法决定自己贤或不贤,贤时则用,不贤则黜。我觉得他也算是很懂的政治之道,至少在我看来算是很有道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海瑞,一个朝代能出一个海瑞都不容易了。就拿赵贞吉来说,时而觉得他贤能,时而觉得他自私圆滑不考虑大局。一个人总是矛盾且多面的,没有办法单从一个方面评判一个人好坏,严嵩坐首辅做了那么多年,自然也是有他的能力,虽然贪,却也能顾全大局。一个人又贪又愚,是怎么都不会在官场上混下去的,一如何茂才,郑泌昌。再说起乾下,有些人觉得海瑞不通人情事故,不懂变通,甚至是愚忠愚孝,有些人又觉得他正直耿直,真诚待人,体恤百姓。我觉得这些都没有错,只是每个人角度不一样,看待人的方式看待问题也不一样。同样,作者不一样,对一个人的描写方式也不一样,读一本书,所读的都是无形被贯彻了一个人的思想甚至偏见。倘若真想去剖析一个人,或者一个历史事件,便需要大量阅读其他更油参考性的资料,甚至有可能现存的资料对历史都无法完全还原或者有所歪曲。就书中的这两个人,乾上乾下,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人物形象最明显的两个人。其实谈不上更喜欢谁,都有缺点都有优点,各自明显,一个为了治国稳定朝局,一个为了民生体恤百姓,若两者结合则可堪比文景之治。可惜两者总是相生相克,却待嘉靖死前还是认同了海瑞。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让我对明朝事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大明王朝1566(全集) 读后感 第(2)篇

使人明智,值得复读。

嘉靖的信条是:“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要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嘉靖有他自己不可逾越的时代局限性以及自身缺点,他同样也洞悉朝下百官的人性,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一人独断,权谋秘计,千里江山一定的要是我朱家的。如他对孙子万历所说一样,“什么人都不要相信,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

大明王朝1566(全集) 读后感 第(3)篇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真正的历史与这本书应该有些差距,不过不妨碍这是一本好书。

立意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胡宗宪、戚继光、海瑞、赵贞吉等等,凡一身担责,为民执正的,均在一词一语中能看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

细节好。不管是心态描写、行为描写还是服饰描写等等,详尽到位,而且和人物形象结合以后,把人物的性格衬托的更加淋漓尽致。

很真实。现在没有皇帝了,但书中描写的权谋之术、庭堂博弈其实一直都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会用到那些东西。权谋不是根本,而是一种技巧,让人在自己能力不足或者使用更小的力气的情况下达成自己的目的。不用刻意去学,了解并且以后避开其中的雷区就可以,职场之路毕竟不是权谋之路,不用那么小心谨慎,大不了换个老板就好了。

作为一部讲历史的书,不太好评价书本身,而评价里面的人物篇幅又太短,所知又太少,也只能写出以上三点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