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400字(3)篇

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卡伦·霍妮
本书讨论了人内心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汉译经典020:我们内心的冲突》系霍尼的成熟之作。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400字 第(1)篇

01

在作者司汤达写的那本《红与黑》里,描述了一个性格极其矛盾的主人公形象,他就是于连。

他爱德.雷纳夫人,但是又因为一封告发信而去杀害她。在伤害了她以后,他又责备自己,坚持认为自己应该接受最残酷的处罚。

他痛恨贵族和宗教对法国社会的控制,却为了荣誉而违抗自己的意愿,甘心为敌人服务。

他内心极度自卑,但是在贵族面前却表现得极度傲慢,不可一世。

他既自卑又自尊,既伪善又真诚,他的性格复杂又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呢?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告诉我们,是利己驱力和良心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冲突的产生,而人们为了解决冲突采用了各种各样错误的方式导致了冲突不断加剧,甚至产生新的冲突。

于连为了掩盖自己因为出身低贱和长期被父亲和兄弟抓弄打骂产生的自卑感,变成了一个自傲不可一世的人。

他企图用这种形式来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没想到让自己越来越痛苦,直到进监狱的那段时间,他才开始面对自己,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产生冲突,并且分析了人们为了解决冲突而做出的错误尝试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治疗建议。

作者卡伦·霍妮是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她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曾经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还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

在这段时间里,她曾经发表了大量和弗洛伊德观点不同的论文,她因为不满足于正统派的精神分析方法,就和其他一些观点相似的人成立了自己的协会。

02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讲到了关于内心冲突的一些核心点。

首先告诉我们冲突是如何产生的。

其次告诉我们冲突的基本类型。

接着讲到了人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错误形式来解决冲突的问题和产生的影响。

最后卡伦·霍妮在文中告诉我们解决冲突的切实有效的办法。我们来一一看一下。

一、冲突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告诉我们,产生冲突是因为你的内心有两股相互矛盾的力量牵扯导致的。

打个比方,你内心是很渴望别人对你的成绩做出肯定,去表扬你,去夸奖你。但是你表面上又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别人没有表扬你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你自己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会表现得很愤怒。

这就是你内心两股相互矛盾的力量导致的。当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些类似于焦虑、苦闷、犹豫等等的情绪。

03

二、冲突的基本类型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讲到了冲突的三种类型:

  • 第一种是顺从型

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安全感,他们非常依赖别人。他们一般会表现得非常友善和喜欢顺从别人。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非常需要别人对他们表达喜欢、赞扬、爱等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很喜欢用一些类似软弱、孤立无援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别人。他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拿别人的看法来看待自己。

比如别人拒绝他,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他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些看法而动摇自己的情绪。其实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在压抑他们的攻击性。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告诉我们,冲突大多数时候是受到观念、信仰和道德观影响的。所以建立健全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种顺从型的人,他们建立的价值观基础是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以及谦逊,他们对于自私、狂妄是不屑一顾的,或者说他们只能偷偷喜欢着。所以这种类型的人一直在压抑着他们的攻击性。

  • 第二种是对抗型

对抗型的人他们总是想的是:“这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控制别人,利用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认同。他们的内心只有胜利,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失败。他们会去强迫自己做很多不喜欢的事情。

如果顺从型的人认为爱情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那么在对抗型的人看来,他们认为爱情是可有可无的。

就算他们要找伴侣,也是利用他的伴侣来达成自己的某个目的。

他们建立的价值观是弱肉强食,这个价值观让他们认为想要让内心强大就要变得冷酷无情,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什么都可以放弃。而这种类型的人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感情。

  • 第三种是疏离型

这种类型的人,他们不希望和任何人靠近。

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追求绝对的自由,所以,对于很多事情,他们不愿意参与,他们认为很多事情,自己能够搞定,就不用去麻烦别人。

当麻烦到别人的时候,他们很感到很愤怒。

而且他们非常重视隐私的保护,他们总是希望一个人待着,不希望别人来打扰自己。

他们对自由的追求有些过于盲目和强迫,甚至把自由仅仅当成了一个目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追求自由。

对于这类型的人来讲,他们压抑了自己所有的感情,甚至不愿意承认感情的存在。


04

三、人们平息冲突的常见方法和产生的影响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讲到了人在面对冲突时候,一般会用到4种方式进行冲突的平息。

其实她在书中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说以推理的形式进行自我欺骗,再比如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尝试平息冲突等等,但是这四种方法是最普遍的:

第一种,他们会尝试把一部分的冲突隐藏起来,让他们的对立面凸显出来。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比如我们刚刚在上面讲到的顺从型和对抗型的人,他们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冲突隐藏起来了。

顺从型的人隐藏了自己内心深处认为别人是虚假和自私的这个想法,这个事实被他的服从和友善掩盖了。而对抗型的人隐藏了自己温和的特性,强化了自己的对抗倾向。

第二种,就是疏远别人。

他们不希望和任何人靠得太近,他们希望通过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

第三种,疏远自己,建立一个理想化形象。

这种人对现实中的自己并不满意,于是他开始想象自己完美的形象,并且让自己相信那就是真实的自己。

比如一个男人在和女性相处的过程当中表现得很糟糕,这是现实中他不希望看见的,于是他就会建立一个自己非常受女性欢迎、是所有女性的梦中情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形象,并且让自己相信那就是真实存在的。

第四种,外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就是患者会把所有事情甚至是感受都当成是别人的事情。其实就是自我逃离。在这里有一个常见的方式,就是投射。比如自己有虚伪的一面,他就会觉得别人也有虚伪的一面。

这些方法其实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冲突,只是人们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现象,让自己以为这些冲突已经被解决了而已。但这些错误的方法可能把他们推到深渊,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冲突。

当冲突没有办法被解决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多可怕的后果。

首先第一点,患者可能会变得非常恐惧。

他们害怕自己的平衡被打破,这一点可以这么理解,他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平息冲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达到平衡,一旦发现冲突没有被解决,就会开始恐惧自己的平衡被打破。

同时,他们还会害怕问题被暴露。当然文中还提到了很多恐惧的因素,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点,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对于患者来说就像是一张大网把他的人格束缚住了。

而一般解决不了的内心冲突都会出现耗费我们精力的症状。

第一种是犹豫不决,第二种是低效率,第三种是普遍性懒惰。

我们来看第一种犹豫不决,这样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做选择,比如吃个饭,他不知道是吃饭还是吃面好。买衣服,不知道是买黄色的裙子还是紫色的裙子好。他们总是很纠结。

我们来看看第二种低效率,举个例子就懂了,就像你走路的时候,后面推着很重的行李一样,举步难行。《我们内心的冲突》里举的例子也很恰当,低效率就像是踩着刹车让车子前行。

最后一点是普遍性懒惰。这类型的人有严重的拖延症,通常在生活中失去方向的人,经常会显得拖拉,不愿意付出行动。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还讲到了解决不了冲突的问题还会导致患者产生绝望的情绪,破罐子破摔,还讲到他们甚至会有施虐的倾向等等,这些就不在这里详细列举了。

05

四、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冲突?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讲到,既然人们采用的是错误的方式,那么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他们引入到正轨上,让他们的冲突得到真正的解决呢?

那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回自我,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真实的需求,帮助他们梳理价值观以及重新审视和别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 第一步是要去研究患者为了解决冲突做了哪些无意识的努力?这些努力又对他的人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一定要先去对这一块的内容进行分析。

比如这个人是疏远型的人格,他可能疏远自己很久了,他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自己让他觉得自己很差劲,于是他可能通过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让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去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

要让他知道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是为了尝试去解决他们的冲突,如果贸然就上前分析,他们会十分抗拒,所以充足的调查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 第二步是去解决冲突本身。

在这一步,要把在第一步中收集到的信息和患者进行分析,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冲突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具体的一些案例在《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通过更多的案例我们能够对如何治疗冲突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其实,当我们的内心处于冲突状态的时候,就好像一匹马,被两边的拉力拉着一样,根本就没有办法往前移动脚步。

同样地,这些冲突让我们在前往成功的路上,寸步难行。

如果希望自己轻松上阵,内心冲突的解决是必然,那么《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方法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400字 第(2)篇

12.6万字,看了五小时,最有用的观点有两个,n一个是我们经常发现自我认知有非常大偏差的人,是因为患者内心有一个“完美形象”。患者无法意识直接的自我认知和行为出现了非常大的自我偏差,直接表现是一个人一边骂讨厌某类人,结果自己就是那类人。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点这种病。n第二个是,有各种类型的内心冲突,不要随便去戳破别人的内心冲突。一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些冲突,自顾不暇。一是因为有强烈冲突者被戳破了无法自处,不但帮不了他还会导致他陷入痛苦矛盾或者产生危险。简单的说,专业的病让专业的医生治疗。n最后,这本书,我会一读再读。我发现我自身碰上的内心困境,大部分都来源于自我冲突,用这个理论来分析自我,能更好的承认自己的问题,以便在危险的边缘自救。这本书的缺点是让你识别症状,但是告诉你这种病难治,没有给你方子。当然,承认自己走的时候病了,对自我疗愈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400字 第(3)篇

我们也许早就听说过苏格拉底的“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然而,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认识自己。那么,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n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卡伦·霍妮告诉了我们,要化解内心的冲突,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清楚我们内心的冲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冲撞的?而我们内心的冲突,其实就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紊乱和失调。当你和外界的联系开始有些冲撞,内心的冲突也就随之而来。人与他人的关系,大致分有三种,即顺从型、攻击型和回避型。然而,不管是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人格,本质上都是在处理与他人或自我的关系时没有勇敢面对,而是采取了很多迂回战术,把事情弄得更加复杂。其实,你不必想那么多,只要找到根本问题,真诚不欺瞒地解决它就好。总之,想化解内心的冲突,或是解决眼前的焦虑迷茫,你需要做的就是认识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自知才有可能治愈你内心的冲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