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3)篇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作者:马东出品 马薇薇 黄执中 周玄毅等著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这也很尴尬。 尴尬之所在,正是机会所在。况且,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现代社会高度竞争的复杂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有更加智慧、更有锐气、更强调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好好说话”之道。 所以,《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抛开常见的教授套路,通过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达到修正读者三观、激发读者思维、传输使用技巧的目的,从而综合提升说话之道。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第(1)篇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不管是几个平时尚不熟悉的朋友聚会,还是跟客户谈业务,如果有他在场,气氛很快就会活络起来,没有冷场,而且他还特别会“看人下菜碟”,让你感觉很熨帖。提起这样的人,大家会说看人家天生会说话,这本事真是学不来啊。

《好好说话》,就是教你用说话的方式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局面。

这本书应该算是一部集体作品,作者是一群特别会说话的人——“奇葩说”中的马东和他团队中的马薇薇等一群靠嘴吃饭的人,推荐人樊登、李笑来也是知识付费时代拥有一众粉丝的大咖。就说樊登吧,据说他给逻辑思维代了一周课,结果就是他的读书会当时一下子多了几十万付费用户,这就是会说话的结果。既然这些人都推荐“好好说话”,我们就看看怎么能做到吧。

《好好说话》,其实有一套通用的方法。书里别出心裁地归纳了“五维话术”,涵盖了我们需要说话的地方——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但都是说话,这五个地方要注意的却大有学问,那就是“权力的游戏”。

貌似高深的话语,我们换句话讲,就是知道要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要掌握说话的语境。

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沟通开始吧,两个人在沟通的时候,在话语上的权力是平等的。但恰恰是最简单的沟通,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曾经有个豆瓣话题说“父母皆祸害”,除了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家庭成员间不懂沟通恐怕也是个重要原因。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因为沟通原因产生矛盾的也时有发生。有的人会说“我性子直,不会说话”,但熟悉你的朋友可能会体谅你,其他人未必了。书里根据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给读者指出了几种关于沟通的原则和小窍门,比如与人初次见面,怎么迅速真诚地营造关系;朋友借钱如何婉言谢绝不伤和气;如果沟通时候对方对你有言语的冒犯,怎么表示出自己的情绪又不会让矛盾激化。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要说话沟通,一本书肯定不能概括全部情况,但学会掌握这其中沟通的原则,我们再面对类似的场面就会从容很多了。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沟通的双方存在不同的态度,这时候沟通就已经走向了五维的说服阶段。话语上的权力就落在对方身上,我们需要让对方改变原来的态度,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立场。这个时候仍然是有许多技巧的。

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公司委托一个著名设计师设计书的封面,设计出来了请大家发表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有的说封面的颜色应该换一种,有的说封面是否要放图片,不知项目负责人如何与设计师进行沟通,最后的结果是那位设计师拒绝了这个委托。看了书中讲解“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你会发现上面提的那些意见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这样难免会在设计师那里碰壁了。同样的,说服领导、说服长辈,其实都有很多方法,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这些窍诀。

很多时候,仅凭说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五维中的谈判。谈判不仅是电视剧里商场之间的剑拔弩张,像小商品市场里买东西时候的讨价还价,到跟老板争取工作加薪,我们生活中很多场景都会用到谈判。这个时候,话语的权力就根据双方的实力落在了双方上面,但谈判不是为了争个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谈判这种方式,最终把冲突变成合作。

进入到第四维演讲,这时话语的权力的形成就在于说话者的演讲过程中。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会演讲的人就是会说话的人,其实他体现了五维能力的综合。怎么才能好好演讲,作者也给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几乎没有人上台演讲不害怕露怯,旁边会有人指点你,你把台下的一个个人头都看成一堆萝卜就行了。话虽如此,如果你真的上台,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瞎意见。会场灯光下,站在台上的你会清楚地看到全场,尤其是前排每个人的脸上的表情,如果是鲜少上台演讲的你会怎么办,书里告诉了我们窍门和减压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盯着台下一个我们熟悉的朋友,或是一个跟你眼睛对上的听众,我们就跟他互动;同时虽然我们渴望有好的表现,但也不用害怕演砸了,因为结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严重和尴尬。

同样的,如何准备演讲的内容也是有讲究的。很多朋友习惯在上台前把文稿背得滚瓜烂熟,没问题当然很好,但一旦卡壳,反而会反应不过来,书里告诉我们一个窍门,就是“用故事性陈述避免大脑空白”,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演讲的主题,卡壳的时候你讲一个熟悉的故事,来突出演讲的主题,说不定还是神来之笔呢。

五维话术第五个就是辩论,这个时候权力的形成就在第三方,双方要通过这种话语上的对抗来争取第三方的支持。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律师辩论,其实就是让法官接受自己这方的观点。看惯了电视辩论赛上辩手的你来我往,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辩论时候最重要的是反应快,但作为作者的这些“过来人”却告诉读者,初学者首先需要解决的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准确性问题,也就是不要被对方的话带偏。掌握好“附属问题、慢而不断、化繁为简”这三个窍诀,就能把道理讲清楚,捍卫自己的立场,从而取得第三方的支持。

掌握了《好好说话》中这些话术,你一定学会好好说话了吗?其实不尽然。我们平时不能好好说话,大半是我们的大脑就像处在自动驾驶汽车模式中,用我们最熟悉、最不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情。改变这一点更重要,就像佛法中说的提起正知正念,我们说话时候,学着话到嘴边,先在心里过一下,养成习惯,自然就会“好好说话”了。

说话之道,其实也是做人之道!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第(2)篇

好好说话!如何好好说话?

一、关键:掌握语境。

应对局势,该说什么话,顺应当时、当地的说话语境需求。

二、核心:说话是权利的游戏。

“权利”指语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势关系。

三、步骤:

1.倾听(收集信息)

2.判断(权利归属)

3.思考(应对之策)

4.表达(语言输出)

四、说话的不同场景分析点:

权利(大—小);态度(赞同—反对);成本(低—高);方向(单向—双向);对象(少—多)。

五、技巧:五维话术

好好说话这本书,把生活中说话的场景分为五部分,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

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

沟通——权力的流动(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力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力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决)

读后可以明白说话首先分析局势,了解“权利关系”,对应局势好好说话。可是,在本书介绍的五种说话维度中,仅仅举出了各维度下的几种场合所遵循的说话技巧,没有归纳出说话的核心原则。《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是它的核心原则,说话要遵循观察、需求、感受、请求,但《好好说话》读后的收获是在某些场景下说话技巧,而不是各维度下的说话原则。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第(3)篇

确实是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说话要动脑子。

说话思路值得一看,但可上手性3.8。

现在比较会留意说话。书里有一章,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关于“坏消息的传递者”,我们本来真的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尴尬的僵局。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给对方明确自己的位置,不要越界去当安慰人的角色。

对于同一场景下,不同的话产生的完全不同的效果,其实不算是话术技巧。真正改变的,其实是当事人的角度和态度。说是技巧,其实是告诉我们还有这么多有效的工具。

技巧可整理,会说仍需锻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