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所阐述的观点是人类历史“地理决定论”。本书通过分析,理性地定性地描述了全球范围内几个部分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其特定地理位置特点的关系。
看完本书,我首先对人类学及人类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其次,对于看待历史有了新的角度。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同意作者的大部分观点。
世界历史发展由客观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组成。而人的意识往往被环境物质所局限。因此,在远古及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地理条件的确决定很多人的发展。
在说到“为什么是欧洲而非中国”的问题时,作者引入了一个观点,大意是:政治的组织形式导致了近代以来,欧洲,中国,印度的不同发展。中国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形式压制了各地区的创新方向。印度过于松散的政治体制,导致人民无法团结。相比之下,欧洲适度的松散,则有利于创新发展,并导致了近代以来的优势。
我想,这种局面在当代是会被逆转的。因为,当代世界被信息化了。近代西方的发展,除了政治因素外,还得益于信息传播的困难(中国的闭关锁国也是困难之一)。“信息传播”的便利这一新条件的加入,使得“闷声”创新不再有其优势。各自然资源优势地区的人民,会根据信息的传播来不断发展。这四十年来中国的后发崛起,就是体现。
现如今,中美贸易战爆发了。我表达对我国的谨慎乐观。因为信息的传播,我们的发展不太会偏离主流,长此以往,中美的差距就是人口体量的差距。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 读后感 第(2)篇看这本书最大的冲动就是想买一张世界地图对照着看,对于一个初中地理全靠背,高中又从来没学过地理的理科生来讲,真的脑壳痛。看这本书真的花了很长时间,地名什么的好多都记不住,还有那些土著人的人种。不过最后我还是简单写一个读后感吧[捂脸]
整本书其实都是在讲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国家,从8600年前农业革命开始,人们从狩猎转变为农耕,于是完成了对植物的驯化,动物驯化,然后慢慢形成部落、国家。而那些天生地理环境就很好的国家(新月沃地附近的国家,中国,欧洲)因为资源丰富,提早就完成对于动植物的驯化使得他们的各方面都比别的国家先进,被养活的人口也很多,从而出现了很多技术发明者,特别是欧洲人利用枪炮、病菌、钢铁完成了对于非洲,印第安,以及澳大利亚的征服。
最后说到了中国和欧洲的不同,中国从秦朝开始就一直处于统一,从而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想要改变某一点会很难实行下去,也使得中国一直处于很传统并且很封闭。而欧洲处于的分裂状态让他们的创新意识更强,各个国家互相竞争,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因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 读后感 第(3)篇耗时最长的图书《枪炮、病菌与钢铁》,前前后后看了差不多两个月,读书时间共计10小时46分,真的是大开眼界和脑洞,作者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是欧亚大陆去殖民其他大陆而不是反过来?”,作者给出的根本答案是欧亚大陆自然环境好--有更多可驯化的动植物,后续一系列优势全都建基于此,病菌一章让人叹为观止[强][强]微信阅读本书也做的很棒,图片很清晰,跟其他网友交流很有趣,本书没有解答的疑问是欧洲对亚洲的优势是怎样获得的,为什么工业革命注定先发生在欧洲呢?这其中地理环境和亚洲的中心中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机智][机智]本书后半段揭示了领先族群对落后族群的挤压和替代一波接一波地上演,看得到的是欧亚对美非大洋洲土著的替代,之前还有南岛人对东南亚 弥生人对绳纹人的替代,再早还有智人对其他原始人种的替代,本书直接启发了《人类简史》,下一轮呢?率先获得或掌握什么的人类族群获得替代优势?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