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浮生六记 读后感(3)篇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本书是部自传体散文。作者沈复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文章浑然天成,独树一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品位。读来有一种“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
浮生六记 读后感 第(1)篇

把脑中的想法完整的平铺在纸上,挺不容易的。为了让自己读过这本书的思考加深一些,还是决定写一下读后感。

对于作者沈复,无感。对于这本书,语言平实,简单。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我喜欢真实的叙事。‘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认同。

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惟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这是沈复对他的妻子陈芸的描写。芸娘不但长的好看,还裁的花衣裳,烹的好饭菜。难怪,沈复说,今夕何夕,遇此良人。我读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想的是,何德何能,遇此良人。

纵观全文,沈复一生就是一个啃老族,所以,当芸娘因为语言不当,触怒他爹的时候,只能恐之。人不自立,受制于人。 芸娘因为为沈复纳小妾 憨园不得,深感憨园不守诺,其家人实力,忧思成疾,古人的想法现在想起来是挺奇怪的,又不是自己纳妾不得。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喜欢用别人犯的错惩罚自己。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纷乱,焦躁,五味杂陈,惩罚自己,他先放手,她先转身,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好说不好做啊,凡事都是这样。感谢那些在这期间接受我负能量的陌生人和朋友,我好了。

左手的泥啊 右手的泥啊

知己的花衣裳

世界本该是你醒来的模样!

浮生六记 读后感 第(2)篇

叫我如何不爱她!

陈芸其人:

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

◆有才

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有貌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惟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有情趣

芸见地下小乱石有苔纹,斑驳可观,指示余曰:“以此叠盆山,较宣州白石为古致。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有见地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芸曰:“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

◆温柔体贴

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余,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

◆可红袖添香

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

◆可柴米油盐

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

浮生六记 读后感 第(3)篇

我喜欢甜,在小的时候就表现爱吃甜食,长大后,虽甜食瘾很少再犯,却喜欢甜的文章。是的,在我阅读浮生六记之前我一度认为它是一部甜文。同事一直觉得我高冷,给我取名李高冷==,但我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我看待事物的视角是感性的,会被各种迹象打动,房间的光线,好吃的食物,衣服的手感,更不要说《浮生六记》的第一二章——闺房记乐,闲情记趣。沧浪亭边,花光灯影,谈诗论道,点香挂画,岂不快哉?但人生阿,怎么可能总是甜的呢?总要来点咸味,来点苦味,不然怎好意思叫人生。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知魂儿已断,只能梦里相随,醒来知是梦,不胜悲,不胜悲。【余乃张灯入室,见铺设宛然而音容已杳,不禁心伤泪涌。又恐泪眼模糊失所欲见,忍泪睁目,坐床而待。抚其所遗旧服,香泽犹存,不觉柔肠寸断……】——引自原文n对比甚是明显,害我心口疼了好久,以至于一度不太想写这篇笔记。——原因之一n停顿了半晌后n嗯~我现在就不想写了…..心烦n有缘再续==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