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当尼采哭泣 读后感(3)篇

当尼采哭泣
作者:欧文·亚隆
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经典心理小说,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当名医遇到哲学超人,演绎出心理咨询的诞生过程!初级心理咨询师推荐必读书目! 如诗般的语言,精心的故事设计,巧妙的编剧手法,其悬疑程度堪比《嫌疑人x的献身》。书中人物来自真实的历史:尼采、布雷尔、弗洛伊德和莎乐美,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从内容来说,本书探讨的话题涵盖面很广,你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操纵与索求、情绪勒索、自我探索、现实问题等话题,以及歇斯底里症、强迫性思想、偏头痛、焦虑等病征的描述。
当尼采哭泣 读后感 第(1)篇

生命最深处,是爱与孤独。无法放手,酣畅淋漓得看完,感动到陪伴自己的眼泪,震撼到凝望雨天许久。作者深入心灵最深处,温暖又冷酷地揭示着,真痛快。

书中谈到了婚姻,爱情,衰老,死亡,自由,选择,命运,每一个点都抛出了最直接的叩问。

关于答案: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释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矛盾。这也是人性的,太人性的。焦虑,死亡,自由,这些是无法逃避的,不要为了一个既定的简单的答案给自己发难。如果答卷真的那么简单,又怎么会让人类求索了这几百几千年。选择你所必要的,爱你所选择的。

关于选择:

eternal recurrence的观点真是在脑海中回想太久,震撼太强。如果生命像沙漏一样被翻过来覆过去,一切决定都在时间里被重复,那么你过往的选择还会让你想再经历一遍吗?此刻的选择会让你觉得开心还是拒绝?时刻拷问自己这个问题吧,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而爱自己的命运。

关于婚姻与爱情:

最后的布雷尔和妻子、家庭和解。这也许就是婚姻的意义,不止是爱情,还是家。和贝莎之间的爱或许也是爱情,但是毕竟欲望对象是自己欲望的投射,看见自己的投射,界定自己的行为,才是一份美好的曾经的眷恋吧。

孤独求索是尼采的宿命,我可没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勇气。只能感激其思想光芒的恩惠。

五分评!笔芯强大的作者!

当尼采哭泣 读后感 第(2)篇

很多时候都觉得,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生命似乎没有意义。但是尼采却提出质疑,你甘心你的存在只是出于一种偶然吗?

再看一次时,我开始耻于说出生命没有意义这种论调,那不过是自己不想努力,逃避现实的借口,里面隐藏着自己的懦弱无能与懒惰。

也开始理解自己为什么会一直感到忧虑。不得其所,因而心有不安。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常常虚度时光。在眼前的,我们总是看不见,忽略了,时间永不停歇,但给每个人的时间却是有限。漫长而又无聊的日子,是时间这个残酷的敌人的麻醉剂,如果自己不醒悟过来,回头已是白首。

以前觉得既然生命没有意义,那么何时死怎么死也无所谓了。破罐子破摔,这是很可怕的心态。尼采说,去成为你的存在。不要惧怕死亡,更不要对死亡无所谓,要死得其所。珍惜仅有的一次活着的机会,最好有一些崇高的理想,为人类,为真理。最起码,做真实的自己。

去选择。选择人间的温情还是永恒的真理,寂寞还是自由,分享还是孤独……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那些迫于无奈的选择,是发自内心,权衡之后的选择。是我的选择。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这是幸福的关键。不管是不是永劫回归,每一个生命都是永恒这一点毋庸置疑。

即使这一生注定平平无奇,也要热爱你的生命。

当尼采哭泣 读后感 第(3)篇

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凝视时间带来的苦闷,很少有人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很少有人能够在生活的慰藉和真理之间选择后者,很少有人真正经历过彻底的绝望。“看进生命的深处,你总会找到绝望。”

看这本书,就是在不断审视近来的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疑惑,对自由的追求与逃脱,对孤独的体验,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思索,我到底为何而存在?我希冀与他人建立亲密,却又不断逃离自己建立的关系。我好像惧怕着什么,隐约触摸到它,但又害怕抓住它。我,最终还是选择逃开。太多的时候,感受的都是虚无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

尼采说,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孤独的挡箭牌而已。

而我有勇气面对,拥抱自己的孤独而不被吞噬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