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在车上看完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天呐,现在心情无比激动,走路带风!n我只在高中时看过一遍《红楼梦》,当时它领悟并不多,只是当成故事来看,并且还没有看懂。去年萌生了重读《红楼梦》的想法,机缘巧合之间发现了白先勇的这本书。本想重读一遍白先勇导读课用书程乙本《红楼梦》再来看这一册细说。可是纸质版程乙本还是比较贵的,收藏了电子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许久,我前段时间才开始看,就再也停不下来。白老书里细细比较了《红楼梦》庚辰本和程乙本的不同。通过比较,我发现以前读书时看的庚辰本《红楼梦》真的有让我感到疑惑的地方,比如印象最深的是庚辰本中写尤三姐是与贾琏他们有染的,而后面柳湘莲退婚尤三姐却要表清白贞烈自刎,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前后不符,不对劲。而程乙本中的尤三姐从一开始就是坚决与贾琏他们划清界限有个性的贞烈女子,所以才会被柳湘莲误会后用雌剑自刎。在读《细说红楼梦》时才发现庚辰本跟程乙本还是有挺多不同。庚辰本有些地方的描写的确会画蛇添足,改变的一个人物的形象,或者一些语言形容无法符合一个人物的身份。因此,《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跟揭秘一般,拨云见月,引人入胜。此书是根据白先勇台大通识课《红楼梦》导读的课程讲述整理而成的,书中一些地方白老的语气也能让人会心一笑,觉得他是位可爱认真的人,对于《红楼梦》真的有很深的感情和独到见解,其中包括各种人物形象的解读,后四十回是否是高鹗续书,大结局,《芙蓉诔》的深意,书中的千里伏笔,儒道佛的思想,等等,很多当时我自己看《红楼梦》时没看懂的内容经过解读都能让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拍案叫绝,深感《红楼梦》真乃奇书、伟书,所以我现在才会那么激动,意犹未尽!下一步只想细细看一遍程乙本《红楼梦》。推荐给朋友们!n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1000字 第(2)篇大概听了50多个小时,本周创下最长纪录。小时候就喜欢看红楼梦,看热闹,看脂粉,看吃吃喝喝。。。家里有个红迷老外婆,还有一个红学老外公。四大家族的家属包括丫头婆子那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对我来说从来都不算问题。[大兵]n然后自己进入红尘,20多年没有再读原著,只是东拉西扯地读了一些“红评”:周汝昌、俞平伯、张爱玲……因为不上心,也不曾读进去。反倒是经常读读《三言二拍》,故事短,看得快。这次算动了真格的了,从头到尾复习!n1、最欣慰的是“白说”中没有一个情节是我不知道的,可见小时候的功夫多么深![调皮]n2、白先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他的出身,真正有在中国社会高层的生活经历和相应的见识。别的“红学研究者”望尘莫及。就是张爱玲,也只看得到破落贵族的一点尾声。至于刘心武……还是差得太远太远。[撇嘴]n3、再一个幸运的是白先勇自己是个写小说的,还是个热爱昆曲艺术的。他的体验更为深刻、独到。4、能重逢红楼梦,对我也算机缘巧合。心得体会比未成年时更多——当然不会写在这里,太麻烦了。[尴尬]n5、接下来我准备去读一下蒋勋的网红红评(集),目前期待不是很高。俗务繁忙,应该不能再这样投入了。看缘分吧。[得意]n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1000字 第(3)篇如果你对红楼梦不感兴趣,那么看完这本书的介绍剖析,你可能会产生兴致,我最大的感受就惊叹于曹雪芹的伏笔暗线埋的异常精彩。
作为讲义,白先生在讲述某一细节时,会前前后后反复说明,这是好的,因为听的人就不会觉得那么啰嗦,但是既然装订成册当做书来让读者阅读,这种反复显然就会让读者觉得啰嗦了。
很多现代人看以前年代的故事,肯定觉得有很多不解或者兴趣不大,尤其是这种需要反复品味才能感受到精彩的书籍更会让心浮躁的人望而却步。
所有的书看的人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就像我看完这本细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挺好,都有个性,却唯独对宝玉一点也喜欢不上来,都说他这一世是经历磨难,他做一点事,白先生就说他这好那好,可是我不太赞同,至少此时我们这个年代看来,宝玉并没有很多让人觉得了不得事,他也没有给人有过努力去争取反抗的感觉,看样子磨难像是别人经历,他只是哭一哭,疯一疯,然后就走了,被打了一顿,就说是肉体上不得了的磨难?
每个人感受都不同,对人物的理解也不同,这或许就是一本书最大的魅力,自己有自己的看法感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