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
作者:尼尔·盖曼
同名美剧《美国众神》5月1日播出,作者亲自担任编剧,IMDb评分8.6。本书横扫所有世界级幻想小说大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斯托克奖、SFX奖、格芬奖……十周年作者修订版,权威版本首次披露!你崇拜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相信吗?奥丁、洛奇、安纳西……古老的神明们至今仍存在于美国,失去信仰的他们,以人的姿态生活在我们当中。你相信吗?高科技、汽车、媒体……新一代的神从这些事物中诞生,并依靠我们的信仰而不断崛起。美国这片土地上,新旧神间的纷争不断升级。为了夺回信仰、恢复地位,北欧主神奥丁穿越整个美国去联合伙伴,与新神决一死战。一场众神之战即将爆发。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一向对欧美作者写的书持比较保守态度,毕竟文化背景不同,思维(写作/阅读)的方式习惯也有所区别,所以中学时读书最饥渴的那几年,也是放弃了一些“顶级”的西方世界名著,而宁愿选择中高水平的中国作者的书(无论古典还是现代)。

看完了全书,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本书会被作者及不同的人反复评价为“公路片式的…”前几天刚听完晓松奇谈的一辑,讲到公路片。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很套路的类型片,从场面、特效上固然比不上“大片”,而从剧情、内容上则是不相上下的“爆米花电影”,完全不为难脑细胞那种。

所以作者本身在前言、后记中的宣传/澄清重点也是,影子出狱后的旅程,一路上景点的真实抑或虚构,作者这个英国人写的西雅图虽然不是真实的西雅图、但是仍然比一个同样没到过西雅图的纽约人描绘的西雅图更像真实的西雅图…这种车轱辘话。

简言之,整体看来本书就是一个有背景情节的游记。至于新旧诸神,得信仰者有大神通(其实也没表现出来),失信仰者法力衰竭、沦为众生…的思路,可以说毫无新意,随便在哪个网络玄幻小说中都可能看到此类设定和情节,而想象中“神战”的情节根本没有发生,虽然作者巧妙地处理为布局VS破局的冲突,从根本上否决了大战一场的意义,不能不说是一种技巧。但是在我看来,悬疑小说中玩这个,就如同在沙滩上堆城堡,把作品的价值更多地建立在了巧合而非情节艺术的基础上。

举个实例来说,就如同破案小说中,凶手在案发现场留下的DNA就是指向绝无嫌疑的人,百思不解的事最后发现凶手是嫌疑人的双胞胎兄弟只不过整了个容;或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同谋原来是幼年便家破人亡天各一方的兄妹…这不是推理,是脑筋急转弯。

还是厚道点,既然是“十年修订版”,那就按照对待十年前作品的标准,手松点儿给个两星吧。另外一星是看在同名美剧面子上友情赠送的。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4.5分吧,雨果奖也不是白得的。神明和魔妖甚至还有小精灵被信仰的的人们从故乡带到美国。往往是不充分而强说虔诚的产物。如果信仰不能被传承,那将如何呢?或许没什么信仰的我们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这场战斗是困兽犹斗也是本位争霸。世间万物皆为信仰本尊,兴起,消亡,此起彼伏。我们为他们花费的时间,精力还有感情,不都是其供养的补给物吗?被供养的如此之好,又怎可轻易舍弃这种优待。如果这么一说,文革时期的除四旧被硬生生泯灭多少香火多少佛像。那时的神明是如何思考的呢?真是好奇!n说神明的书和影视剧非常之多,近期看的有两个和此书有很大联系。一个是余华的第七天,讨论了死后的世界和现实一样虚伪残酷,你的亲人或朋友帮你办理很多出殡手续,就可以好好的安息了。如果没有,那就和其他没法安息的的人一起,永生。一个是寻梦环游记,满是温馨与奇遇,和本书契合的是,死后仍然能与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如果在世的亲人供奉你,便可以在特定节日回真实世界看看他们。可如果没人供奉,没人记得你,你就会魂飞魄散,永远终结。这和被忘记的神会消亡是一个意思。说实话本书我看睡着了好几次,因为很跳跃,且迟迟不到高潮。我渴望着旧神与新神大战一场,可却了了而终了。好不过瘾。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也没有特别讨厌的。大概因为对北欧众神一无所知,让我看起来特别吃力。可我也没有很大冲动去了解这些神,总归是没什么信仰的中国人呀……关于劳拉,说到底,她并没有纯粹的忠贞,可却仿佛被强行美化了。她是个很看似普通却很特别的女性,不褒不贬。可我始终认为祖先是值得祭拜的,不论他们是否真的为那个世界看着你,都应该心存怀念,虔诚而满怀感恩的爱,最动人。

美国众神(十周年作者修订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本书以美国的旧神和新神大战为主线,逐渐揭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最后主谋竟然是别以人们死亡和暴乱的献祭为生的奥丁和洛奇。故事跌宕起伏,层层相扣,光怪陆离,神们以人们的信仰为生,被带到美国的世界各地的神们,一部分丧失了信仰之力逐渐老去,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产生新的神,时间流逝,新旧更替,他们都在历史的潮流里接受审判。本书同时也穿插叙述古老的神被人们歌颂的场景,书中书显得新奇和独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