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老师要求把每天事情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可那时贪玩,很多有趣的经历流落在过往的时空。长大后,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想把它们记录下来,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想要写时却无从下手。工作上,每到岁末年终,各种总结报告铺天盖地袭来,疲于应付地写完交差了事,倘若工作总结能吸睛,不仅对自己一年工作有个交代,也是展露拳脚的大好时机,关键在于写出清晰、易读、让人印象深刻的报告。将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收入囊中,它果然“人如其名”又小又薄,它是加拿大作者布兰登•罗伊尔的作品,也是美国常青藤名校入学必备书籍,它通过20个写作原则,分别讲解了写作三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现年我将分三个重点与大家讲解。1.当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n——结构篇n有时你拼命解释发生的一切,对方仍然一脸懵逼,其中一个原因是你没把事情说清楚。看看以下这两种说法,哪个更清楚?n“你路过xx饭店时,向左转走100米有个文具店,从文具店右转,走到红绿灯,过马路,看到有个超市,到那一楼帮我买个小型整理箱。”n“你帮我去超市买个小型整理箱,从xx饭店向左转走100米,看到文具店右转,走到红绿灯,过马路,有个超市,在那一楼。”n如果你是听者,面对第一种陈述,会不会忍不住想揍对方……n要想说清楚一件事情,重在结构。先开门见山,把结论抛出来,让对方带着结论去听你述说。在写作中,当写作意图是解释和告知时,需要这么做,如果是小说题材另当别论。这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开头。有了头,接下来搭建骨架。也就是分解结构,当你清楚自己要写的内容后,必须将内容分解二到四个结构,通常写三个结构,“三”在写作中是个神奇的数字,初学者可以强迫自己练习只写三个观点,来建构文章。三个分解结构,按照重要等级排序,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而且使用最多的笔墨来描述,这才能让人看到你文章的逻辑和关注点。这也是讲书稿市场为什么要求核心点最多不超过四个的原因之一。如同我们可以从动物的骨架判断谁是老虎,谁是大象一样,老虎无需描述鼻子,而大象要重点阐述鼻子。骨架搭建完毕,当然还要有结论,把主题内容在文章结尾重诉一遍——点题,如果能够升华一下就更好了。一篇清晰易懂的文章,结构设计为总分总,通常不会出错。开头给出讨论的方向,中间分三个核心点讨论,结尾总结并升华主题。2.让所说的话更能打动人心——风格篇n风格其实就是写作方式,重点在于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使内容更加饱满,足以戳到对方的内心深处。好作品与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了恰如其分的例证。A.例证精确n初学写作的人大多内容空泛,原因在于没有引用精准事例,写作时需要注意的是,写的内容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举个例子,我们在写求职信时经常这样写:我是个分析能力强、吃苦耐劳、努力工作的人,善于沟通表达……罗列一堆优质的品质。除去具体的格式要求之外,如果你是一个面试官看到这样的描述会被打动吗?n当然不会,那么,要想打动面试官需加入精准的案例,比如描述自己为什么拥有分析能力这一品质:我在XX工作时,形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当客户说他们需要高成本时,我会系统的分析每个成本的分解结构,找到背后的原因,其实有时不是客户认为的高成本,而是系统中另一个因素。引入例证,对方很容易进入到故事中,在脑海中有场景的留存,便会记住你的描述。B.例证个性化n个性化的例证更难忘。注意,正式文件是不允许用第一人称,使用个性化例证时,关注具体使用环境。在举例子的时候,加上第一人称,更容易让人记住,比如你想描述人们正在挨饿,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描述:我看到了他们瘦弱的身体,凹陷的脸庞,空洞的眼神……他们张开双手,跪地乞求每一位路人给他们施舍一些食物,我走过饥饿的痛苦,就像做噩梦般。这样的描述,比单纯说,人们在挨饿,更容易印进脑海里。个性化案例,除了用第一人称,还可以使用四个小方法:轶事小故事、引用名人名言、类比和明喻暗喻。补充解释一下类比,是指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用来比较,比如生产与销售就像枪和子弹一样。其他三个小方法就不在此赘述了,很容易理解。C.语言简洁n简洁的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准具体、短句、主题句不长和不必要的限定。使用词语要精确且具体:比如,这个衣柜很不错,那么,不错是什么意思?n可以说,这个衣柜是实木做的,没有任何味道。长句变短句:亚力山大大帝不论在历史还是传说中都赫赫有名,他就是通过指挥和个人榜样进行领导的军事领袖的极佳典范。这个句子长,读起来很累,可以改为,亚力山大大帝是一个在指挥和个人榜样方面都做到的军事领袖典范。主题句不超过一行:如,我爱吃鸡翅。鸡翅的肉感灵活,味道细致入微,香而不腻……后面都是关于为什么爱吃鸡翅的展开,第一句便是主题句。而不要这样说,我爱吃肉感灵活、味道入骨、香而不腻……的鸡翅。删除不必要的词:比如没有经验的新手,新手本来就没有经验,可以省略掉前面的定语。下面所列举的限定词,并不能给文章增色,可清理:一些、一点儿、高度地、恰好、有点儿、大部分、大多数、非常、相当、真的、稍微、所以、仍然、多少、稍稍、我相信、我感觉、在我看来等词语。像非常、真正的和相当的都是弱化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必要的。最重要的写作原则,是要让观点得到充分论证,细节则使文章更可信更难忘,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慢慢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3.增加视觉愉悦感——可读篇n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可读性在于是否让人看着舒服,轻松自在。一个人三分长相,七分扮相,扮相的作用很重要,外在美是吸引他人了解内在美的重要因素。一篇文章的可读性同样从外在到内在,也就是排版、强调、标题以及修改,这几个方面。不管是公号文、平台文章或是出版书籍,都有各自的排版要求,好的排版设计为文章加分,反之减分。比如公号文,通常要求简洁大方,行距略宽,两边有留白,字体适中,文章有多张图片穿插,缓解阅读疲劳,让人读起来舒服。同时,为了让文章更清晰,需要突出关键词和重要短语:加粗、斜体、破折号、标注编号等,让人一眼看到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还可以使用小标题,引人注意,比如小标题叫“钻石的4c”,读者通常会想4c是什么呢?然后读下去,简单好记的小标题让人印象深刻。最后一步,修改,直到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算完成。很少有作者一气呵成写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数人都需要修改数遍,这是写作必然的过程。修改文章很折磨人,但改过以后你不愿意再增添或删减任何东西,此时就是你文章算作修改完成。不过,说到写作,“完成”这个词真的应该加引号,因为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真正完成。一篇文章的可读性,从外在到内在,从排版、强调、标题到修改均是为文章锦上添花。总结n一篇好的作品,需要有清楚的结构、清晰且具体的语言风格以及美观的外表,这三大写作支柱是初学写作的必备工具。驾驭文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在怎样引人入胜,不难在于掌握方法技巧,笔耕不辍。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治愈、疗伤,也可以开心、快乐,还可以梳理自己、情绪和想法,甚至梳理生活和工作。擅长驾驭文字的人是一种幸福。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读后感 第(2)篇2019-06-10n掌握这20条写作原则,教你轻松学会写作!n文|璇子n好文章千变万化,但其实都离不开基础的写作原则的支撑。加拿大作家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的绝密利器,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基础支柱。《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主要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效写作原则,能帮助我们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虽然这是一本教授英文写作的书籍,但对于中文写作同样具有普适性意义,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写作是这么样儿的一件事。01 结构原则n原则一:先写总结,开门见山n写作的重点应该自上而下,采用倒三角结构。先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再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达信息。原则二:分解主题,运用引导句n把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将引导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以提示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在写作中,“三”是个神奇的数字,可以考虑围绕三个关键观点或概念构建你的文章。原则三:使用转折词提示写作的方向n“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可以用转折词构建如下的写作结构: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例如,...此外,...最后,...。原则四:六大基本写作结构,使观点的顺序安排得当n结构预示内容,文章的重要观点应当给予最多关注,且应放在最先讨论的位置。写作中常用的六种结构包括: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原则五:整合相似事物n写作中应当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想象一下,如果你去动物园观光,结果发现所有的动物全关在一个笼子里,这对动物而言不仅甚为危险,而且观光者也不可能将所有动物都看得真切。原则六:使用标题或提要拆分或归纳文章n通过恰当的标题和提要,既有着概括段落大意的作用,还能有效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高效地获取重要信息。02 风格原则n原则七: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n辩论界有句名言:“没有论证的陈述应当受到无理由的反驳。”n当人们读完一篇文章后,能长时间记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细节。故而,应当尽可能用丰富的事例和详细的论证去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原则八:增加个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难忘n个性化的例子通常与代词“我”的使用紧密相连,不要害怕使用这个词,它将使作者以个性化和准确化的方式与所述话题相关联。而读者们往往乐意通过个人经历来了解某一情境如何,并与作者发生联系。原则九:用一致的、平行的形式表达连串事物n一句话中相似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方式表达,会使句子更流畅,更强有力。这一点可以参考《圣经》中的著名章节:n“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必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n原则十:变换句子长度和开头n试想一下,如果整篇文章中的句子都按照“主谓宾”的形式,是不是会显得枯燥无趣呢。所以,可以考虑变换句式的长短,用主题开头、用事例开头。原则十一:用积极、个人化的语气写作n语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积极的或消极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考虑到我们大多数的写作场景,建议采用积极的、非正式的语气写作,这种表现形式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也更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原则十二:保持文章性别中立n是的,文章写作也讲究性别的角度,既是避免敏感问题,也是对读者的公平公正。当指向不明时,应当使用“他或她”,当指向不止一人时,则应当使用“他们”。03 可读性原则n原则十三:保持简洁n用简单的词语说明自己的观点,《腾讯传》这本书里提到了“产品极简主义”,少即是多,写文章更是如此。原则十四:拆分长短句,让文章更清晰n好的短句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偶尔使用短句还能给你的文章增添一份灵动。让我们看看这条大型黑啤品牌的广告语:黑与众不同。黑精致高雅。黑精明敏锐。黑坚定果敢。黑神秘莫测。黑性感魅惑。黑光滑细腻。黑是欲望的另一面。原则十五:删除不必要的词句n重复的冗余词句,和过于频繁的限定词句,会弱化文章的含义,徒增文章篇幅,却没有真正提升文章质量。文章有力贵在简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求所有句子简短,避免细枝末节,简明扼要主题,更要仔细斟酌所说的每一个词。原则十六: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n一般情况下,应当多使用主动语态,少使用被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更强调以行为为导向,直接、简练。当然,以下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被动语态,以丰富创作的多样性。如暴露或隐藏施动者身份时:“今天,电脑文件被清除了”。如行为人不明或不重要时:“百万桶油从沙漠地底抽上来。”n原则十七:多用动词,少用名词n不要将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因为它会让句子变得更长,使读者提取重要信息时更费力,从而弱化了文章内容。比如:“成本的减少”可以写成“减少成本”;“测量的精确性”写成“精确的测量”。原则十八:利用排版和设计,增加可读性n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增加文档的页边空白。同时,用空白将段落隔开,避免一大块文字紧紧挨着,给读者太强的压迫感和紧急感。原则十九:适当突出关键词和短语n通过特别的小装饰增强文章的外观和可读性,可以是粗体、斜体、破折号和阴影等。大家也会发现,一篇文章读过后,留下印象的,往往就是那些加粗标记的金句。原则二十:回顾和修改文章n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满意的,就是能把“垃圾”变成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修改文章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把想法写下来—编写内容、增加细节、串联整篇文章并修正—重读全文、稍加改动。正如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所说:“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n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而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愿每一位在写作征程中的写作者们,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科学”与“艺术”!n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读后感 第(3)篇一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说明文体的开篇写法。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说明文的写作,比如大学论文、年终总结报告、商业备忘录等。写好一篇说明文,要有一个开门见山的开篇,就是将总结或结语放在开头而不是结尾。这样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及文章大意,避免读者的猜测。很多作者有这样的误区,从细节开始写起,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抓不住重点。说明文的写作重点应该自上而下,从最重要的开始写起,逐级递减,如同一个倒三角的结构,倒三角形最上端的宽基座,就是一篇文章开端给出的总结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当写作意图是解释或告知时,应该先给出结论,然后再添加系列内容进行讲解,不要跟读者玩“躲猫猫”的游戏。*****************************n二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说明文体的骨架组成。一个简洁大方的文章骨架,包括引导语、正文、转折词和结语。引导句起到提示的作用,告诉读者接下来要介绍哪些内容,突出将要讨论的事项以及顺序。引导句中的每一事项,在文章的正文中都应提及,至少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段呈现出来。正文内容,是要把确定好的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更推荐分为三个部分,简洁大方,然后思考围绕三个关键观点来构建文章。转折词的正确使用,可以提示写作的方向,像表示说明的词语包括首先、其次;举例的词语有比如和譬如;因此提示总结;然而提示比对;而且提示递进,转折词可以让文章更流畅。结语,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是一份调研的报告,结语要给出具体的结果。这是一篇说明文体的完整骨架,包含引导语、正文、转折词和结语。*****************************n三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精准案例的写法。一篇好的作品与普通作品的差别在于,是否用了恰如其分的案例来丰盈文章内容。想让读者长时间记住一篇文章,往往是那些吸引人的事例和细节。而日常的写作中,存在内容太泛的问题,例如,写求职信时,申请者常常会写这种句子:“我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我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等。在写作用语上,需要注意的是,表达的内容不要只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也就是通过举例来解释清楚事件缘由,倘若在求职信中写下为什么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面试官留下好印象。提及“为什么”既为写作提供了支撑,又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理由。简而言之,通过使用精准例证,让文章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n四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个性化案例的写法。要使文章更难忘,可以增加个性化的案例,就是使用代词“我”,它会让作者描述的话题更个性且准确。读者往往喜欢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来了解某件事情,并与作者发生联系,切身体会到作者本人在这样或那样的情境下会如何处理。比如,描述人们正在挨饿,可以这样写:n我看到了他们瘦弱的身体,空洞的眼神,听到他们有气无力的声音,他们跪地乞求,突然有个小孩抱住了我的腿,像被一个粗糙的木头棍抱住了似的。除了使用第一人称,还有几个备选工具可做个性化案例的参考。轶事,找到修饰观点的小故事。引用,名人或伟人说的话。类比,寻找两种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例如,生产部门生产子弹,营销部门瞄枪,销售部门扣动扳机。总之,使用个性化案例使文章内容更可信、更难忘。*****************************n五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简洁的语言。写作时,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才能让表达更清晰,读者读起来更舒服。简洁明了的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准具体、句子较短和无累赘词语。精准具体:比如,衣柜很不错,就不够具体,读者不知道“不错”是什么意思,可以说,这个衣柜是实木做的,没有任何味道。句子较短:短句蕴藏着强大的力量,三到五个词语组成的短句可以快速地抓住读者的视线,有时还能让文章更加活泼灵动。无累赘词语:比如没有经验的新手,新手本来就没有经验,所以可以省略掉前面的定语。还有这些限定词也一并清理:一些、一点儿、高度地、稍微、大多数、我觉得、在我看来等等。语言的简洁明了,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干净又饱满才能更吸引人。*****************************n六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文章的外在美。一篇文章的外在要足够美,才能给到读者舒适的阅读体验。可以通过排版、强调及小标题来体现。排版设计,要求简洁大方,文字周边要有足够的留白,可以缓解阅读疲劳。不管是网络文章还是出版的书籍,都有各自的排版要求,好的排版设计为文章加分,反之减分。强调的作用,为了让文章更清晰,需要突出关键词和重要短语,可以使用加粗、斜体、破折号、标注编号等方式,读者人一眼看到作者认为重要的东西。还可以使用小标题引人注意,比如有篇文章的小标题叫“钻石的4c”,读者通常会想4c是什么呢?然后读下去,简单好记的小标题让人印象深刻。文章的外在美是吸引人阅读的方式之一。*****************************n七n《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修改法则。写作的修改法则是,将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很少有人能够一气呵成写出一篇完美的作品,多数人需要三遍以上的改稿才能呈现出一部作品,作品越长,修改的次数就越多。修改文章的过程很痛苦,但修改之后,你最终会满意所写的内容,不愿意再对文章做任何改动,此时你的文章便已经“完成”了。不过,“完成”这个词是加引号的,因为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真正完成,即使已出版的书也可以修订和再编。写作是一件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当把“垃圾”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时,会让人感到兴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改写和完善的,告诉自己,不要求一次性成功,只记住不论一篇文章写得多好,都需要修改。未经润色的文章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