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400字(3)篇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杜拉斯以小说《情人》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前一年,该书销售了420万册,翻译成了42国语言。由梁家辉、珍·玛奇主演的同名电影《情人》更是让全球无数影迷为之着迷。《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著名翻译家王道乾先生的译文极富韵味,被王小波等人高度推崇。而《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突然发现读书也是件很累的事,看《三体》烧脑,看杜拉斯作品烧心。《情人》和《乌发碧眼》两部短篇,带给我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真实袒露,为爱疯狂,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朝夕厮守,爱的令人向往,爱的令人痴迷;后者画面似乎静态,朦朦胧胧,虚无缥缈,抓不住,理不清,像捕捉什么,却有两手空空,徒劳无功。两部书的共同点,故事性都不强,平平淡淡,怅怅然然,没有什么具体事,却又讲着事,正如喝的不是酒,喝的是寂寞,看的不是情节,看的是情感,男女主人公没有拥有什么,除了爱。

       先来谈谈《情人》给我的情感冲击。一个出自法国下层家庭的女孩,举家来到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地。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她有一个残暴自私、赌徒加恶棍的哥哥和一个柔弱温顺、笨拙懦弱的弟弟,以及偏心纵容、又爱又恨的母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激发女孩在潜意识中,渴望安定,渴望幸福,渴望有个坚强有力的臂膀让自己依靠。于是,在湄公河畔,遇到了那个华裔少爷,一个处于下层的白人,一个家境颇丰的富家公子,一个内心激荡、坚决果敢的怀春女子,一个唯命是从、软弱无力的归来学子,一见倾情,火花四溅,偷尝禁果。这符合小说的路子,好马配好鞍,靓女嫁俊男,皆大欢喜,神仙美眷。小说情节斗转,两人关系不被认可,彼此家庭不接受,种族背景、身份地位、社会财富悬殊,最终男情人妥协在世俗下,尽管女孩有独立反抗精神,最终只能天各一方,了却这段情缘。

       读完这个短篇,我觉得有些事还需要经历,人生中美好的事情可能失过,但不能错过,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场典型的跨国恋,爱的那么坦诚,爱的那么无畏,爱的那么激烈,可最终囿于物质等原因,其中一人因妥协而退出,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妥协了,也就有距离了;心寒了,感情也就结束了”。

       再说说《乌发碧眼》带给我的感受。看的过程中,让我想起韩国的一部电影,一间屋、两个人、一张床、一扇窗、一片海,没有过多对白,男女主人公从相识那天,就在房间里,耳鬓厮磨,温柔缠绵,很空灵、很纯净、很唯美。《乌》这篇短篇就带给我这种感受,不同的是,男主人公是的同性恋,注定了男女主人公有种弗洛伊德式的爱恋,唯心至上,奇异凄美,哭泣、绝望、压抑,有爱却不能尽爱,有心却不能用心,男女之间最大悲情不过如此,不是爱情不能续,而是在美丽的时光中,没有看清你!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400字 第(2)篇

王道乾先生的译版是小波的强烈安利,于是决定读来。

梁家辉主演的同名电影是在刚读大学时看的,而原著小说却是近十年后的今天。感受大相径庭,还是第一次看电影时给予的感动更强烈。也许是因为十年。“好像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叹的年华,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然让你感到震惊。”妈妈曾对我说,年轻的时候时间过得慢,年纪越大过得越快,有了我以后,仿佛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我同意小说,我的18岁到26岁半,近十年越来越快。好像很久,又像一瞬。飞速流逝的岁月仿佛还可以问候。

最负盛名的那句开场白: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璀璨的面容’”。

这样的一个自传式小说的开场白不免引起读者的遐想:“我”就是杜拉斯本人吗?她的中国情人后来又来见她了吗?据说,杜拉斯于1984年首版的《情人》确实由于与中国情人的多年后再次相遇而创作的。(多年之后,李云泰携妻子前往法国,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就是这句话,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小说《情人》这部作品的创作。baidu)

虽然《情人》(据说)已经是杜拉斯作品里故事情节较为紧凑的小说了(看《乌发碧眼》后严重同意),但回忆式的娓娓道来还是使得结构略显松散,倒是梁家辉与珍•玛奇的演绎让人物更为生动,情节更加流畅。可以说演员演绎出了殖民地底层白人少女的骄傲、自我与懵懂,富家少爷的小心翼翼、无处安放和无奈。这样一场一开始彼此就预知到的无望的爱情,一帧帧的镜头都充满了巨大的悲伤。梁家辉带泪的眼睛与微蹙的眉头令人不忍。一个混乱家庭长大的白人少女,渴望关爱又自以为若无其事,直到轮渡开了,她远远望着码头上的黑色轿车,那里面坐着她的情人,她才知道,她一直都是爱着他的。一个法国留学归来的中国地产商的少爷,经济完全掌控在自家老爷子手里,懦弱自卑的性格无以对抗被安排好的婚姻,可是他的爱情呢?第一眼他就爱上了他,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爱。“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

杜拉斯传奇般的人生常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66岁时遇到的27岁的杨•安德烈亚,当记者问她那是否是她最后一个情人时,她回答,谁知道呢。作品《乌发碧眼》就是致扬•安德烈亚。

《乌发碧眼》并不长,但是由于情节线索太不明显,一度不明白在讲什么。直到看了杜拉斯和扬•安德烈亚的介绍才大概猜到。扬仰慕杜拉斯,杜拉斯对扬有太强的控制欲,而扬又是一个同性恋,这样的一段爱情里难免不平等又有很多矛盾。可是:

“在这以后,在黑夜结束时,要拒绝已经太晚了。想不爱你为时已晚”

一位传奇的女性,一部经典的作品,一种被以其姓名命名的杜拉斯情怀。不管怎么说,都足以给人丰富的精神感受。愿每个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400字 第(3)篇

杜拉斯的书 ,开头便惊艳了我: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作为王小波观光团的一员

深觉这本小说像一首长诗,太美太美了。

整体内容大概是一个年仅十五岁半的白人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一往情深。但是这位法国少女的家庭贫穷,冷酷,她的家人又对中国人心存芥蒂,中国男子出生于豪门望族,可生性懦弱,他的父亲绝不同意这门婚事,正如书中所说:他的英雄气概是我 ,他的懦弱便是他父亲的钱。于是在巨大的压力下面他们分开了

后来情人奉父母之命娶了定有婚约的姑娘,书中关于他后来的生活并无赘述,但三言两语能体会到这是一场并不幸福的婚姻,也可能是作者自己意淫的,爱一个人总希望他幸福,即便这幸福是别人给的。

书的结尾也同样精彩:

“战后许多年过去了,经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还要写作......他给她打来电话。是我,她一听那声音,就听出是他。他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是我,你好。他是胆怯的,仍然和过去一样,胆小害怕.。突然间,他是声音打颤了。听到这颤抖的声音,她猛然在那语音中听出那种中国口音。他知道她已经写作,他曾经在西贡见到她的母亲,从她那里知道她在写作。对于小哥哥,既为他,也为她,他深感悲戚,后来他不和她在说什么了。后来他把这意思也对她讲了,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