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看完后心很疼!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比我们小时候要聪明很多,见多识广,但竞争压力也大,父母的关注点在哪里真的很重要,大部分人都觉得成绩是最值得关注的,成绩好坏往往成为一个孩子好坏的衡量标准了,书中这个男孩子成绩优异,品性却无法认同,几条人命就这样在他手中消失,撒谎掩饰极其高明,一开始看书还担心他被另外两个孩子带坏,结局却是相反,这也让作为家长的我更是心惊胆寒,品性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可有多少家长意识到这点?
还有家长自身的行为准则是怎样的?宽容大度,凡事少计较,心态平和我们有没有做到?可以说书中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好的,为什么?因为家长给他们的就是不好榜样,晶晶死的很无辜,但是她死前的种种表现,一看就是自私自大不善良,因为她有这样的父母,普普和丁浩偏激,自私,没有人性,因为他们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主人翁成绩优异,却没有温暖的家,一个无情无义的爸爸,一个只知道挣钱的妈妈,还有叶同学,有个只看中成绩的爸爸教出一个性格扭曲的女儿,以后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会遇到这些外表温和,内心扭曲的人?
所以这本书我要推荐给大家,书里的内容值得深思!家长们多看看,也就知道作为家长的我们该重视孩子的哪一面!
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固然重要,但绝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文中的坏小孩确实很坏,成绩优秀,聪明过人,可是,他却是杀人凶手。可是他的坏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而是客观环境对他造成的影响,父母离异,父亲的冷漠、母亲偏激语言的影响、同学因为嫉妒的陷害、老师的不相信,一切都将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推向极端,从被污蔑不敢反抗到威胁别人杀了自己的爸爸并且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死去而显得极度冷静,不管最后有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他的人生已经有了污点,他的性格也一定不复当初的单纯,而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畸形。
紫金陈总是把人性的弱点如此直白地呈现出来,真该好好反思孩子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中的孩子敢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安慰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顶多进少管所,有了这个保护,所以犯罪也变得大胆。到底该怎么保护,以何种方式去处理这样的事件才比较好?
推理之王2:坏小孩读后感600字 第(3)篇比较喜欢读侦探悬疑类的书籍,当然最喜欢东野圭吾和阿婆,这部让我想起了之前读的《恶意》和《罗杰疑案》,可能是推理小说的共通之处吧,都把人性和所特有的超乎常人的智商描述的淋漓尽致。
能让品学兼优沉默寡言的聪明学霸一步步沦为心机颇重残忍可怕的心理扭曲者,归根结底还是心底缺爱的表现。
可惜了空有一身才华,却让罪恶蒙蔽了他的双眼,最后虽有开脱之词,但被人识破后的结局却让人不禁猜测和于心不忍。
毕竟,真正害得他坠入犯罪深渊的至始至终都是家庭爱的欠缺。
也告诉我们千万别易燥易怒,意气用事。
要谨慎交友,别被心怀不轨者带偏。
最后关怀单亲家庭的小孩和那些内向的学霸,因为当一个人孤独到极致,情绪积攒到了极限,忍耐到达了顶点,而恰好又有一个旁人难以与之较量的好脑子,那么最后的最后,要么走向神不知鬼不觉,要么走向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