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想要从文字里汲取一些力量;
如果你需要给自己打点积极的鸡血;
如果你怕自己淹没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可以翻开这本书读一读,但当作消遣读物就行,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在忙碌工作的午休时刻,随手翻开一篇,五六分钟读完,获得一点希望。
但不要抱太大期望,这就是一本闲散的鸡汤。没有宣传的好,没有推荐的好,更没有什么深度,零碎时间当消遣读物看一看就行,不用特意拿整块时间,做深度阅读。因为,这本书不需要整块精力连起来研读,打开任何一篇,都和刷一篇朋友圈的爆款文章,没啥区别。
初读很新鲜,有些感悟直击心灵。但读着读着就会没意思。和咪蒙那些经不起推敲的鸡汤公众号文章一样,每一篇都有一个或几个不写名字的姑娘,华丽转身,要么创业上市,要么,神采奕奕。或者是一个同学,还有的是朋友,同事。
都是逆袭,都是默默付出,然后惊艳了众人。
A1朋友、B姑娘、C 小姐、D友人……通篇都是。
每一篇都有类似的结尾,带着好为人师的口吻,和读者说话,急于说教,又有些矫情。
什么,
“请一定好好囤积实力。
趁天色尚早,趁我们还年轻。
愿在路上的人互相温暖。
在路上的女生不分胜负。
人生悬而未决,美人便不会迟暮”……
看似金句迭出、豪情万丈,实则无病呻吟的肤浅,颠来倒去就是这些话。不信,把任意几篇的文章,取出几段,随便整几句组合一下,就又是一篇不需要逻辑的鸡汤文。不少篇章的内容和结尾都那么单薄。
当然,这么说有些刻薄了点。走过那些路回头看,会发现那些思想的闪光点,会明白鸡汤也是深刻的生活感悟,就看我们怎么对待。是热血一阵就完事,还是把热血转化为行动,努力找方法,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另外,本书前几篇文章,和后面几篇,都很很不错,中间有些篇幅,读着读着就有凑字数的嫌疑。我还记得上周初次打开这本书时,做的笔记和标记,那些让我当时醍醐灌顶热血沸腾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拨开生活迷雾。
因为我始终相信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我们真正感悟到那些鸡汤了,真正积极了,自然会拼尽全力找方法,学习该学习的技能,走出自己想走的路。很多人批评鸡汤只给热血不给方法,却忘了,方法论和思想指导,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书,担负不同的责任。
虽说,哪怕有一句话点醒我们,对我们有用,都是值得的。可是,读书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在书本越来越多的时候,合理的筛选和定位很重要,所以把阅读感受分享在这里。
愿我们都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安排时间,最有效的获得我们想要的阅读体验。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 读后感 第(2)篇很励志,看这本书好几次都有心跳加速,甚至有差点热泪盈眶的时候,我想,自己应该是被那种永远在奋斗拼搏,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所打动。
没有丰富的阅历是不会写出这样的书来的,有时候我也喜欢写一点东西,但经历的太少了,浮于表面,不深刻。
人生一共有两条路:一条用来经历,另一条用来遗憾。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得极好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说“早知道……”,哪里有什么早知道,我们走的每一条路,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看到书中写的别人的生活,或许会羡慕,但我只允许自己羡慕几秒钟,没有谁的生活比谁的更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觉得,选择跟谁做朋友真的很重要,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差不多你也会成为那样的人。这句话或许有点绝对。因为我知道,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朋友分为好几类,总有很多原因存在,我们要逼迫自己去跟不喜欢的人做朋友,见到不喜欢的人还是要逼着自己礼貌性地微笑。
不管怎么样,在最能吃苦的年纪,千万别选择贪图安逸,勤奋上进的女孩儿光芒万丈,希望永远在路上。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 读后感 第(3)篇她笔下的生活,我几乎不曾涉及过,唯一相似的就是刚毕业时的迷茫,一个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不过现下我已有了一个家,成为了一个妈妈,同样在经历她所说的25岁到30岁这珍贵的5年。人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孩子眼中很棒的妈妈,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去努力奋斗争取,生活得明确而自律。曾经有个姐姐说我,你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奔着那个方向努力的小姑娘,我很佩服你。这句话跟了我好多年,每当我想要放弃想要躲懒的时候就会在我的心底冒出来,是呀,既然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去努力,多简单的事情啊!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多,要经历失败,要重新开始…可是那又怎样呢?年轻的时候不折腾,你想等什么时候呢?难道要等宝宝长大了翻着白眼鄙视你说别人的妈妈都怎么怎么样,就我的妈妈…吗?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