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很多人认识汪曾祺,大约都始于小学的这篇课文,「故乡的咸鸭蛋」。吱——红油就冒了出来,读书的孩子们口水也就流了出来,一个可爱而贪嘴的老爷爷也刻进了脑海里。
这样贪嘴儿的汪曾祺,自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只写咸鸭蛋。在他的笔下,我们常常能看到好多好多好吃的。
[香椿拌豆腐]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昆明火腿]一道昆明菜,不是以火腿为主料,但离开火腿却不成的,是“锅贴乌鱼”。这是东月楼的名菜。乃以乌鱼两片(乌鱼必活杀,鱼片须旋批),中夹兼肥带瘦的火腿一片,在平底铛上,以文火烙成,不加任何别的作料。鲜嫩香美,不可名状。
鲜嫩香美 不可名状
实际上,老爷子除了吃,也写过很多很多有趣的东西。今天要安利的,是老先生的一本小书「生活是很好玩的」。王老晚年的文字返璞归真,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展示市井生活的种种。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生活是很好玩的。这也代表了老先生的生活心态。恬淡,豁达,从容。
光是书名,生活是很好玩儿的,就足以感受老爷子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北京遛鸟的各种道道,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老先生儿时家里的葡萄架,夏天里的蜻蜓知了各种小昆虫。很多地方,总让人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
也许很难想象,这些充满童趣的文字,出自一个耄耋老者。而事实上,我们回望他的一生,却并非如文字一般无忧无虑。
生于上世纪的人,生活必然遭受动荡年代的影响。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读高二的汪曾祺不得不辗转南京,上海,香港甚至越南求学,最终考入西南联大。在此期间,主要师从沈从文先生。大学及毕业初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随着作品的发表,汪曾祺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然后,我们都知道的,动乱再起。1957年,汪曾祺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农业研究所工作。1960年被摘掉帽子,随后被派去为农科所画马铃薯。1966年,他又再次被打入“牛棚”,幸而两年之后得到释放。
也许相对于很多同时代的人,汪老的境遇确实尚算幸运。可是,毕竟是经历过战争和动乱,一个人怎样才能依旧对生活怀着无比的欢喜与从容,用质朴风趣的文字,去写下市井的种种琐事。
我无意从老先生的背景去揣度或分析这种性格的成因,但我喜欢这份从容的心境,在历尽人间的烟波浩渺,大河波涛之后,依然可以笑眯眯地说,生活是很好玩儿的。
可是,生活真的好玩儿吗?
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于不少人而言,生活或许是负担而非好玩儿的事情。
有人算了一笔账,即使是一线城市的高收入精英,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想独立买房也非常难。
工资涨得再快也跟不上房价,跟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达不到准丈母娘的彩礼及格线。年轻人买不起房和车,谈不起恋爱,结不起婚,养不起小孩。
过度以资本为向导的后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每一层面。做一件事,我们先犹豫赚不赚钱;老人跌倒了,我们要考虑会不会被讹。
电视电影充斥着流量小生小花,票房极其漂亮,却再也讲不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还有环境污染,战乱,恐袭,也不再是新闻里遥远的于己无关。
我们如所有的人一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翻滚。没钱的需要钱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人们疯狂地追逐财富积累。有钱的更加恐惧损失财富,逼着自己学理财学投资。
我们拼命工作和学习,史无前例地忙碌着。谈股票,谈AI,就是没人谈情说爱。陪客户,陪领导,就是没空陪孩子陪爸妈。
每天都有人欢笑,有人叹息,有人崩溃,有人执着,有人奋起,有人沉沦,有人工心,有人佛系,有人食草,有人放纵,有人坚守,有人绝望。
有人红着眼加班,有人选择出去看看,有人退居二三线城市,有人挤入北上广深。有人在凌晨的酒吧里慢摇,有人在深夜的办公室疾书。有人天天跑业务,有人下班去跑步。
夕阳把海面映得一片绯红
公园里的樱花已经开了几朵
商场新开了一家四川料理
听说书城最近在打折
便利店的姑娘换了发型
楼上搬来两个笑容清澈的帅哥
妈妈说今天煮着鸡蛋面
孩子的用老钞票去买可乐
在地铁上遇见一只跑来蹭你的哈士奇
突然发现酱油瓶上有个单词你认得
你暗恋的对象给你点了个赞
老板开会时打了个嗝
—— · ——
那么,你跟我说,生活到底好玩儿吗
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800字 第(2)篇在35℃的炎炎夏日,汪老的书于一个毛毛躁躁急性子的人可谓是一碗凉茶吖~我很少过得像汪老这么悠然自得,悠然自得但又真实,用他自己的说就是“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
可是偏偏有人(而且不少人)把我的作品算在悠闲文学一类里,而且算是悠闲文学的一个代表人物。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
随着这个小老头的文字简单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而且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莫名的亲切感!
“人不可以太倔强,活在世界上,一方面需要认真,有时候只能无所谓。”
于我而言,倔强的时候可能太多了。希望以后能够对一些事情学会“无所谓”吧~
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800字 第(3)篇这本集子含了各种的作品,从花鸟鱼虫到游记到吃的,是很有意思。但是里面的大多是从别的集子里面选的,好多重复,对于内容就不多说了。
只是最近这本集子的名字让我觉得有附庸潮流的感觉。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想起知乎回答的某些题目,让我觉得有点矫情。汪曾祺先生的东西近几年很火,所以又摘了一些散文来凑集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些不知所云的畅销书。想起沈从文的文集被再版,取个名字叫“知你会来,所以我等”。这句话是沈从文写的,但是这样单单拿出来却是让我觉得好矫情。所以对于这样的集子我有点反感,而且这本书里面有些游记,我感觉和这个名字有些不契合。这本书给四星,因为这本书的名字,而且这种内容的排版我也不是很赞同,东拼西凑来契合这个名字,当做新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