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句公道话,这并不是一本胡说八道的书,里面的描述的病情和案例,都是现实存在的病,是我们正常生活中闻所未闻的病,为此,很多感觉匪夷所思的病例,我还专门百度了资料深入了解,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天才、疯子、普通人,这些人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他们之间又是否会同时存在、相互转化?这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不知道大家看过什么感受,反正我看完,居然觉得和文中很多的“病患”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曾经我一度认为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感应!只是,我很享受私处的时光和这种孤独的感受,我并不像文中那些病患那样,那么悲观、厌世罢了~n孤独,应该是先于天地而生的,更是伴随着宇宙的繁衍进化,融入在万事万物骨子里的东西。所以,所有的浮华、喧嚣,终究会归于沉寂;正如——苍生万物之一世。佛陀自觉,伏羲悟易,老子明道,阳明守心,以及无数名垂千古甚至影响历史的英雄,无一不是孤独的,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成就,都是生于孤独的。“高山不语浮云上,天下英雄皆孤独”,这不是文人的矫情,而是灵魂深处的共鸣……n伟大诞生于孤独;可孤独,却无论沧海桑田。即使渺小如我,如一粒尘埃,也能清晰的承载下历史长河积淀的所有,和所有人同样的孤独感。小时候,孤独对我来说,意味着恐惧,意味着妖魔鬼怪会随时从黑暗里扑面而来;现在,我才明白,只有孤独,才是恐惧的良药——唯有处于孤独之中,才能看清自己的渺小,才能放下内心的执着,才能,看透世间的一切虚妄。无望,又何来的恐惧?n拥抱孤独的感觉,很奇妙。内心的空旷,同时也是精神的超脱——超脱了得失,超脱了生死,超脱了无尽的轮回。除了,因果。如果孤独是万物的宿命,那因果,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生灭皆为虚幻。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1500字 第(2)篇【四十】
前几天看完的,一直没有抽空整理书评,这书名还是很多年前看大本营看到的,逛书城无意间看到便选了。看完不由得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到底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心理病态是不同于正常人的一种另类形式,偷窥狂,异装癖,暴力倾向,抑郁症,被害妄想症,人格分裂等等都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这书的小故事就是展现了不同病人的世界。身体的疾病是可视的,心理的却不是,这是无法被认同的可怕。小时候自闭过,不愿与人沟通。和先生分手,我也是一种创伤应急证,意识去篡改了记忆,用虚假的记忆掩盖事实,降低伤害,然后投身工作变成工作狂,无法和他人谈及痛苦,道理都懂就是放不下。但是这些经历让我高度重视心理学,如何避免自己进入死胡同,常常冥想和反省是非常有用的途径,还有永远不要逃避,越是逃避越是畏惧,然后就会想滚雪球一般。面对失败,面对离别,面对现实,希望我们都有一颗通透豁达的心,不必躲进病态的世界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1500字 第(3)篇没看懂作者最后说的真假问题,想起了红楼梦里的<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能了解那么多的人物事件,是令人敬佩的,为了作此书肯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在我们对一些精神病患者嗤之以鼻的时候,作者能辩证的看问题,引导我们去理解与关注那些患者,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感觉他们不正常或许他们感觉我们也不正常,只是都过着不同的生活罢了。
感觉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有点缺乏结构调理,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