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悲观主义的花朵 读后感(3)篇

悲观主义的花朵
作者:廖一梅
廖一梅是文艺青年推崇备至的文艺女神,她创作的《恋爱的犀牛》这部话剧,一直位居话剧票房第一位,被称为“年青一代的爱情圣经”!《悲观主义的花朵》是廖一梅唯一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精神共性,可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对读。女主陶然爱上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陈天,她以为这个男人可以成为容纳她悲观然而疯狂的爱情的容器。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承接得住她的爱。在这段歇斯底里的爱情里,陶然一边想要竭力克制自己爱上陈天,一边又想要飞蛾扑火般地与他堕入深渊……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廖一梅笔下吸血鬼式的激情,那种自我克制与永恒欲望的矛盾、明知该避之不及却有着致死的吸引力的爱,打碎了所有的理性,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爱到如此,谁都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的花朵 读后感 第(1)篇

为什么会选了这样一本书看?是因为骨子里的悲观主义倾向才被书名吸引了吗?

故事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很简单,无非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恋情。可却令人惊异于竟然可以把女性的内心活动描写的如此细致入微,一部小说,读下来却像极了一个女人的内心独白。

而这种独白却常常会让我有种偷窥的负罪感。仿佛一个女人在自言自语,而我恰是那个偷躲在一旁的人。一方面,别人的故事终归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却好奇的想知道别人的生活。会好奇于女人的视角里男人们是怎样一副模样,也会羞耻于仿佛不打招呼就闯入别人的内心。

会羡慕,羡慕作者细腻的笔触。会嫉妒,嫉妒作者玩弄文字的技巧,而我却永远都学不会。能够随心所欲的表达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啊!

回到故事,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很奇妙。是的,我们都是靠感情联系起的。感情和欲望构筑起了一个爱恨情仇的江湖,使之形成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陌生的男男女女,也就是从第一眼的确认过眼神后,故事就展开了,任谁也逃脱不了。

控制着不去想一个人,可越控制就越会去想。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就在脑海里浮现,任自己怎么挥也挥不去。外表上可以装作漫不经心,可总欺骗不了内心,每想一次,内心就会悸动一次,揪着竟然会有生理上的痛感。这样的感情体验,恐怕不论男女,是共同都会有的体验吧。

好吧,与作者可以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观点相比,不能够有逻辑性的顺畅的表达内心这件事,实在是让自己很沮丧。

好多话,好多想法,自己闷在心里想不明白也说不出,却被作者几句干练的话就点明,顿时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而这既让自己快意,又充满了挫折和沮丧。

悲观主义的花朵 读后感 第(2)篇

​​以前我什么也不关心。我不过是一个生活在死亡面前的享乐主义者。可怕的是你出现了。骗子。廖一梅《琥珀》

你是一只小虫子,决然地往树冠上攀爬,你的目的当然是星辰大海。不早不晚,碰到树脂被粘住。

你不能就这么算了。远大前程等着你,浩瀚星空等着你,决不能就这么算了。蹬腿,往左,往右,往前,向后,白费力气,浓稠的树脂将你裹覆,使你窒息。


虫子也有爱情的吧,你出发前和你拥吻的,你前行时惦念你的,与你同行共进的,一定有一个是爱你的吧。

斗转星移,树脂干凝,你成了琥珀。不,琥珀里的一只虫子。那些你爱过的,你还会一直爱在记忆里。那些爱你的,没有一个会爱一只死虫子。

琥珀的心就是你的心,但是一颗心让人怎么去爱?终究,我们爱的是皮囊,这具或那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uhanread

悲观主义的花朵 读后感 第(3)篇

这本书看得很快,观感不错。廖一梅偶然蹦出来的句子有时候会让我陷入情绪,然后感到悲伤。原因当然不会是书里令人难过的结局,而是女主角那种从头到尾都孤身一人的单薄。独自陷入爱情,又独自走出爱情,这似乎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认为这一场纠葛是个错误,甚至只是一个女人的沉溺幻想。

故事里的哪位人物都不是传统的正派人物,在处理情感问题上都让人不敢苟同。滥情却又执着于追求梦幻爱情的徐晨,温柔体贴却又拥有多个情人的陈天,成为第三者却又渴望致死激情的女主。谁都不是什么正常人。作者创作的这个爱情童话真实,幼稚,但又有几分纯洁和永不回头的决绝。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就这样吧。

时间是个好东西。

希望眼泪能永远泛着晶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