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
作者:杨柳松
本书作者以自己孤身穿越这片自由之地的经历为出发,用生动的文字、富于冲击力的照片,用满含的激情与深邃的思考,为读者真实再现了这片神奇而瑰丽的土地,每一段文字,读来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每一章照片,都是那样恰到好处的精美,记录着羌塘的美丽、神秘和朴实。让读者阅读之后,不仅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而深深震撼,满足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远足梦想,更能让心灵受到涤荡。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作者的勇气和坚持我是很佩服。

作者是痴迷旅行的人。不知怎么的就盯上了羌塘这个无人区。

虽然准备出发的时候不顺利,咳嗽,丢东西等等,为了不想未来后悔当初因为胆怯而未完成许多本能应该做到的事情,他还是上路了。

独自一人,面对残酷的大自然,为了生存下去甚至连尿都喝了。真是不敢想象,还有身体上的各种伤痛。

我一直想理解作者这段作虐之旅究竟是为了什么。

1.第十三章

穿越可可西里的过程中:

我试图发现在心态上有什么不同。遗憾的是,没有升华,没有任何茅塞顿开的感悟,今日亦如往日。

2.第十九章节

在被洪水困住的第四天,要不要放弃前行的时候有:

我原以为旅行中的思考更接近本质,事后一琢磨,其实就是混吃等死、胡思乱想。

3.第二十四章

穿越无人区之后:

很少回答。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或是什么成就感,甚至是一种轻度的抑郁和迷茫。巨大的辛福并未如期而至,偶尔的幸福也是短暂。

其实这样可以看出,作者还是抱有期待,期待这段无人之旅的过程能更了解自己,和获取一种精神的满足。

估计有部分人的旅行目的是这样子吧,生活的不如意,希望旅途过程有所顿悟,从而不在迷茫。不过这多是理想化的。当然我不是否定旅行,我本人就喜欢旅行。只是说重要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当然旅途的一些事,一些人可能是你思考的契机。不然无论去多少次西藏洗涤心灵,明天亦如今日。

还有这本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作序的蓝天。“应该找个名人才对,为何找我呢?他说,你面对生活的笑容让我特别感动。”

作为热爱旅行的女孩,意外失去双腿,失去梦想说,还要承受身体疼痛的折磨:“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损伤平面以下没完没了的胀麻痛,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没半个小时就被痛醒,并且是终生的...想过死,这么痛苦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可能是死对我来说也是一件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我还能从生活中找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我还能做什么?我还可以养活自己吗?”

最后蓝天在在这种状况下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拉萨开了一家客栈。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The wayn看了电影之后再来读《北方的空地》,假装重回青藏高原,就像当初和罗锅一起去拉萨那样。记得当时的游记是以Roxette一句歌词开始的:In a time where the sun descends alone, I ran a long long way from home, to find a heart thats made out of stone.2000年初失恋,工作也不顺利,人生在崩溃的边缘,去西藏像个出口。罗锅当时研一,爱冒险。我们暑假先赴滇藏线入藏未果,又经攀枝花成都兰州格尔木青藏线进藏。一个月转了中国西南大半个中国,很多梦一样的人生际遇。那次旅行改变了我的人生,不知道对罗锅而言是否也有一样的意义。站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反复审视自己,高原的极度荒凉和身体的疲惫反而激发我的斗志。回到上海,苦行僧似的考托福考GRE出国;罗锅毕业后工作创业变成所谓的成功人士。我曾经想有机会再回拉萨和日喀则看看,却一直未能成行。罗锅回去过几次,还在日喀则捐建了图书馆,可惜当时收留我们的琼达阿姨找不到了。罗锅说:现在的日喀则不像我们来的时候那么小了。是啊,快二十年了,手机都换了几代了。人生忽如寄,动如参与商。有些地方有些人会永远刻在我的心里:永宁的杨老师、西南交大的朋友们、林芝让我们搭车的四川老乡、日喀则的琼达阿姨、还有大磊和小磊同学、一路照顾我们的杨大哥、临别送我手串的喇嘛,你们都好吗?手串至今还戴在腕上,如果每一粒佛珠都是时间的具象,每一次触摸都提醒我要活在当下,想改变就去努力。好好活着,才能再次出发、才能看见。韩红的《家乡》中唱道,“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如果真有前世和来生,我想我的家会是在那里。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读书】《北方的空地》,杨柳松,户外独行侠,16.97万字。这本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书,我给五星好评,独行侠客杨柳松,孤身穿越无人区,其壮举已不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探险,他详细记录了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留下了诸多壮美的图片和珍贵的数据,更记录了一个人独处荒原77天的心态波澜,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文采斐然,思悟深透,与大自然相处,与野生动物相处,与自己相处,亦庄亦谐,随性随心,唯真唯美唯自由。这本游记,或许会淹没在如潮商海,但绝不会跌落于世俗红尘。难能可贵的是,杨柳松悄无声息地出场,然后又“像野兽把巢穴门口的足迹都抹干净”般淡出人们的视线,他要的不是掌声,只是自己的人生,他追寻的也不是浮华,而是自己的内心。严格来讲,这是一本旅行日记,无人区的77天,大部分的时间本来可以写“今天没啥事儿发生”,但杨柳松独具慧眼的观察力和满脑子跑火车的想象力生生的把一个人的荒原行写得妙趣横生,最重要的是他天马行空般的思悟总能让我反复品读思考回味。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知道杨柳松,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独自一人去看了《七十七天》这部电影,人对人的吸引真的是冥冥中的缘分很难说得清。感谢杨柳松杨大侠,让我可以躲在俗世安稳的生活里,领略以我之力永远到不了的诗和远方,体味那片荒原中的万千气象和阔远境界。杨柳松历尽千帆后总结说:旅行是一种探险,但最大的探险是人生。愿我们有能力穿越人生的荒原,有勇气直面内心的荒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