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以一个罪人的身份出场,可是霍桑却千方百计淡化她罪人的形象。海斯特在年轻时嫁给了罗杰,他们之间从未产生过爱情,后来海斯特以为丈夫去世了,无依无靠的她才爱上了才貌双全的牧师。二人之间美好的爱情,不触犯任何伦理道德,本应受到世间的祝福,可是宗教却视其为一种罪恶,海斯特最终被送上了审判台。在海斯特·白兰接受审判时,底下的群众对她指指点点、恶语相加,满脸都流露出恶毒和嫉妒。他们以为自己在道德上高她一等,殊不知他们狭隘的心早已触碰了道德的底线。霍桑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道德体系能完美地解释人性。我们又怎能自大地认为自己是道德的公平审判官呢?《红字》警示世人,道德体系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准则,但道德不能将人压死。
红字读后感 第(2)篇这部小说没有太阳光,却有月亮光,人有良知,始终光明!
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别人都知道并给你一个标签,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别人都不知道并且尊重你,认为你品德高尚,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收到了伤害,并且有复仇的机会,你会怎么做?这本书就是告诉你三个人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整本书是个悲剧。读完,很想给霍桑写封信,告诉他自己的诱惑,自己的痛苦,因为,我也曾经犯过错。
被别人打标签的人,爱自己,爱情人,爱所有人,谦卑自信,关爱他人,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让别人把她的标签更换了含义,成为大家心目中品德高尚的人,活出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这就是海丝特.白兰,内心痛苦,却爱护她人。
被别人认为高尚的人,一辈子背负着这种痛苦。因为他是一个牧师,他的职业让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但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光,他没有逃避,他发表了最精彩的布道,然后在所有人面前坦然承认,让自己和爱人、孩子站在一起,最后死在白兰的臂弯里,虽不理智,但最符合他!
受伤的人,一心想要报复,让自己内心扭曲变成了魔鬼,让我们由同情他变成可怜他,“你也是罪孽深重!”
整本书把不可见的道德力量,人的心灵变化,写的非常紧张真实,用了很多恰到好处的比喻,将心理活动进行主要描写,并且有很强的主观想象色彩,让我们以心灵来了解人性。
墨黑的底色,血红的“A”字!
红字读后感 第(3)篇墨黑的底色,血红的“A”字
七年漫长的时光,她一直隐忍着,胸口的红字像是魔鬼刻下的烙印,折磨她。然而,我更愿意相信那个A是Angel,海斯特.白兰的红字不再是招致世人嘲讽和讥诮的标志,而变成了某种引人哀伤、畏惧和敬重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