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打算看这本书的时候,只想大概的翻完了解一下主要内容而已,觉着不会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一来瑞是美国人,国情文化环境都有很大差异;再者他是金融行业,行业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第三他是著名企业的创始人,和一般大众生活工作的圈子也不是一个级别。
但是快速浏览完之后,忍不住翻回去重新看了一遍,发现,这确实不是一本简单的书。里面诸多的原则覆盖面非常广,虽然不是所有人对书里的所有原则都持赞同态度,但从个人一些小习惯的养成到人生重要节点的决策,它总有一些原则适合你的需求、切中你的痛点,具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正如我们所知,再有价值的书,如果只是看看,那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帮助。我们需要把书里的精华梳理一下,在脱离舒适区的位置转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看过一些别人的书评和体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原则》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就我(笨鸟型)来说,我打算把《原则》——当成一本“百科全书”来用。别的百科全书是解决知识方面的问题,瑞的《原则》是解决个体能力升级的问题,我不用把“百科全书”的内容背下来,只在需要的时候查一下对症下药就好。以我自己为例,有一些内容对我自己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效率方面很有帮助,我就把它们整理简化成几个条款放在便签里,对照执行,过一段时间再总结反馈。
不用贪多求全,正如胡适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原则读后感 第(2)篇《原则》初感——做个现实的人
第一,接受现实。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发病,悲春伤秋。而原则告诉我,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现实,也许很残酷,但是绕不开躲不掉。老板让你今天必须出方案,你通宵熬夜都要弄出来,这就是现实!你必须接受。当然,这是例子。我老板挺好的。
第二,开放的心态。虚怀若谷。尝试去接纳别人的意见,你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与你意见不符不代表是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毕竟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例如,在教育方面,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并且老师专业,所以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责任。老师认为孩子是家长的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责任。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你能说孰对孰错吗?所以,需要折中,选择对大家有益的地方。还记得那个视频吗,往瓶子里装沙子、乒乓球、酒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一开始就装满了沙子,那么最后就装不下其他东西。但沙子恰恰代表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能不能让沙子、乒乓球、酒同时放在一起呢?可以的。既要朝九晚五,又要浪迹天涯。
第三,知道原则不如恪守原则。你知道是一回事,你有没有去做又是一回事。你知道学习好,特别羡慕爱学习的人,但是你给自己找了一百个理由拒绝。你知道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却不停麻痹自己太忙。知易行难,知道是最简易的,实践却很难。难,不代表不可行。有原则可守不应该值得欣喜吗?知道什么好,还知道怎么做好,标配。
……
原则读后感 第(3)篇#小紫学小扎# 18-15《原则》前几周在忙着其他事情,读书时间降下来、读完也没有及时写书评。这本书在达利欧来中国签售时已被广泛阅读和书评,这里就简单评价下。这是一本水滴石穿的人生与事业阅历的高度浓缩总结,无论是概论、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指导原则,总有一款适合你,引领你。整本书非常像大学里读的管理学教科书,条目清晰,每句都能讲述或回忆一个案例,令人啧啧称赞。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觉得本书更加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精读,边阅读边反思,如同前方一盏明灯,助你解惑答疑。不过,知易行难,大部分人可以选择性挑选本书的原则条目内容,能做到一部分,已经相当不得了;对于年轻读者来说,会觉得枯燥沉闷,就像父母尊尊教诲,能听得进多少,就看自己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