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希望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完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常常审视自己,让自己努力趋近于完美,我们又要常常“偷偷懒”,臣服于自己的不完美。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迷惘、失落、无助、痛苦、忧愁、哀伤……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正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小说的形式及深入浅出的笔触,讲述了女主人公于一个不经遇的机会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这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当我们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我们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方位、多角度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答案。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
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从情绪上承认它的存在,从心理上认可它的发生,以平和喜悦的心态面对它。学会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进而去改变、去进步,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其实,完美与不完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看成是一种缺憾,放大生活中痛苦的时候,人生仿佛一片黑暗;而当我们能够接纳那些不完美,把生活中那些不如人意看成人生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更顺意。所以,在面对不完美时,我们唯一应做、能做而又必须做的就是接纳它,臣服它,进而检视自己,不断塑造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这样我们将收获一个完整、快乐的人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第(2)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外面没有别人,深奥,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体验、实践,遇到挫折时,向内看。向内看,不易。人遇到挫折时,会不由自主地去排斥、指责外在的人、事、物,但冷静下来,细细品味这句话,心悦诚服。我们内在创造了外在的一切,如何看清楚自己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自己幸福快乐的关键,也是自由解脱的唯一路径。思想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
《遇见未知的自己》勾起了我阅读哲学类书籍的兴趣,一些从来未思考过的问题:我是谁?我应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实存在吗?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什么关系?我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真正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世界的真假往往与人数多寡有关,人们的观点经常随大流,大家都相信的观点很少有人质疑,那样的观点就变成了我们心目中的真实世界。但这真的是真实的世界吗?世界由真实世界构成,真实世界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真实世界在我们心中的投影,选择什么,世界就是什么。转换认识角度,世界也会不断转变,观点立场不同,世界大不一样。
本书涉及作者很多哲学方面的思考,观点众多,阅读时别问对错真假,应该问自己是否认同,如果认同,就身体力行实践;如果不认同,就当它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去理解接纳。在理解接纳的过程中,人也会慢慢变得平和,不随意批判他人,能接纳他人。当心变得平和,许多事情的看法也就大不一样,喜悦也会油然而生。
阅读本书需要好好地咀嚼、反思,书中叙述的人生哲理需要自己去体会、去实践,仅仅是头脑的了解并不能带来任何的改变。知易行难,“行” 需要持续不断的修炼!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第(3)篇重新看一遍,就会生出更多的看法,大学职业道德生涯课时,老师讲到的超我,本我,自我,觉得很迷茫,我是谁呢?你能认清楚自己吗?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吗?n最近我一直困惑于家人将我和别人家小孩比较,我刚过了一个初级的考试,心本快乐,和家人报喜,家人说别人家小孩已经年薪几十万,去过很多大地方,给政府办事,我内心是很不开心的,家人关注我的薪酬,却从不关心你本来的心情,丝毫不照顾你的感受,就是他稍微认可你一次也好,你也会继续去努力下一个目标,我自己本身就觉得家人这样的态度,给我很大的压力,希望我很有出息是的,我也是想有出息,得到他们认可,但是希望他们给我时间,让我去成长,这样我内心就会开始抵触去学习,从而放纵自己尽情享乐,逃避现实,读这本书,我获得了,我就是我,我有对家人的不满,也有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困扰,我在忧虑,也会对未来未知生活的迷茫,而没有努力的过程带不来信心去面对一切,从而减少了对外部的联系和依赖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