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500字(3)篇

刺杀骑士团长
作者: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时隔7年长篇巨著,2017年度日本小说类榜首,中译本2018年3月8日首发!林少华10年后再次操刀翻译。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二战创伤与现实吊诡!“我”36岁,是一名肖像画家。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离婚,于是“我”没带什么东西就离开了家。朋友政彦让我住进了其父旧居,并给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那里的两名人妻先后成了情人。政彦的父亲是著名画家雨田具彦,搬进那栋房子后不久,“我”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题为“刺杀骑士团长”,之后我卷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中。夜半铃声与古庙洞口、神秘邻居免色涉与绘画班女学生秋川真理惠、不请自来的“骑士团长”与“长面人”、现实世界与隐喻世界……村上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带领读者追踪重重谜团,将读者引入了奇妙之境。面对无法挽回的失去,他告诉我们,回到洞中,直面无以名之的恶。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花了39天,一口气看完了村上春树最新力作《刺杀骑士团长》上下卷,1000页。分为理念篇和隐喻篇。两本书的内容叙述了“我”,一位年近四十的小巷画家,在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提出已有外遇,要离婚。于是男主人公独自离家,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的一间旧房子里,希望通过改变环境来平复心情。在此期间,开始教授绘画,结果与自己的两位学生,都是有夫之妇,先后发展了情人关系。而在他搬进那栋旧房子后,又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房主留下的画作,这幅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从此,他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上卷上半部分内容比较零散,因为都是为了之后的铺垫,下半部分内容就扣人心弦,有点像悬疑小说,下卷话锋一转又变成科幻+哲学小说的味道。书中也时常有描写性方面的内容,直白、露骨,开始我还一度以为自己看的是盗版或山寨书[捂脸]。原来这是村上春树一贯特有的风格, 村上春树的小说,性是必然出现的,但却从来不是主角,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化的存在。但此书在香港书展因为“不雅”而被下架。因为根据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的标准,它属于“第二类不雅物品”,不得向 18 岁以下人士发布,不过书展的前两天,日文版卖出了进货量的五分之一。可见村上春树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作家。

       不管怎样,这本书通过故事反思了日本侵华历史和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这也是这本书引起中国读者关注的原因之一。我是在边吃饭边看书的时候,读到有关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情节的,字里行间描写到的那场恶行,是如此的残忍和血淋淋,看到最后饭都没胃口吃了。尤其描写到主人公弟弟那个本来是用来弹钢琴的艺术青年家的双手最后却要被逼着拿起屠刀去砍杀中国俘虏的人头,第一次砍砍不断结果被战友们嘲笑,然后被要求不断练习,直到砍得熟能生巧为止。生活在那样的时代,被冠以爱国的名号去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最后即使战争结束退役了还是没法平息心理创伤而选择自杀。想象当年有多少这样的本性纯真、向往生活的年轻青年要去参加所谓的军国主义战争,面对那些人性之恶。这也是所有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

       书中也写到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和歌剧,包括书名都是取材于莫扎特三大歌剧之一《唐璜》。还有什么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 舒伯特四重奏《罗莎蒙特》、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山上的傻瓜》、布普斯·斯普林斯门《河流》等等。可见,作者也是懂音乐之人。有空可以把书中的歌单列来听听。

        以上是读后的一些感想,但对作者在隐喻篇要表达的还是理解得不够。望读友们指点[愉快]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500字 第(2)篇

大致花了昨晚通宵加今晚熬夜,读完了村上时隔七年的长篇。书的内容给七十分的话,林少华的译本就只能给三十五分了。距离上一次读村上的书,已经隔了很多年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2014年读高中,蛮不容易的通过闲暇时间去新华书店,一点一点读完了《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也很奇怪,从那之后便对村上的作品失去了兴趣,总觉得他的作品中,无非就是反复那几种隐晦情绪,孤独的人或许能从中汲取安慰,颓废的情绪或许能转化为积极的悲观,抱歉我只能用积极的悲观来形容了。大致是从大一的时候读《万历十五年》开始,发觉历史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而后陆陆续续读诸如孟森、钱穆、冯友兰等民国大家的历史著作,更感喟于作家与历史学家观察世界之眼光大相径庭,而村上之前作品中涉及到的个人孤独情感,放之于大历史的滚滚烟尘中,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但渺小不等同于这些细微的情感不需要被关怀,这也是村上的作品,那么受欢迎的部分原因吧。我很喜欢日本作家细腻委婉的笔触,但我很难把村上归类于日本作家行列,无论是从小说结构,故事类型,还是写作风格。或许跟他早年在西方国家的经历有关吧,就《刺杀骑士团长》,里面还是能大面积看到村上过往作品的影子,简单举例,柚怀孕的那个情节,是不是在《1Q84》中似曾相识呢?看完这本书是有很多遗憾的,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可能再怀有同高中时期同样的情绪同样的心境读同一个作家的书了,但全书的格调却是硬生生的希望把我拉回到那样的阅读情境。可还是会期待村上的下一步作品,不一定会去读,但毕竟是自己曾经最喜欢的作家。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500字 第(3)篇

今天看到“阿桑奇被捕”的消息,有文章回顾他的经历:“1991年,阿桑奇又入侵了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讯”在墨尔本的终端,遭到逮捕后被控31项黑客犯罪,然而,他最终只是交了一笔罚款了事….

尽管这场审判最终虚惊了一场,却让阿桑奇第一次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他那一头黑褐色的秀发,在经历了30次过山车般的庭审之后,失去了颜色,变成了标志性的灰白色。

这分明就是免色啊!标志性的白发就是这样得来的吧?400余天的囚禁、调查,换来一头白发和免色内心一角的“恶”。所以走向衣帽间的“既是免色却又不是他”。还好真正的他严格自律才又回归善良本性,就更加难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