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有启发的一本好书,虽然不能全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是有很多观点还是深刻精辟,很有启发的作用,值得参考学习。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越来越发现,在如今的职场生态下,所谓稳定,也许是一个笑话。
在社会阶级不怎么流动,时代机遇不太多的年代,稳定是好的,是保障,不稳定的风险大过可能产生的收益。但在如今中国这个到处是风口和机遇,不知未来是什么样,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年代,稳定的风险反而急剧增加。好比说,当四周的浪大了,稳定的船又有什么用呢?不稳定的人,反而更有可能撞上机遇,踩到风口,借助互联网的浪潮,一下子就起来了。
其实在传统稳定行业里的人,比如体制内的公务员,只要他们够聪明,对外界的变化够敏感,这些人往往更焦虑,更害怕落后,更觉得自己需要成长。而在外面职场的丛林里不断打拼奋进,撕裂般成长的人,虽然辛苦,但其实内心是踏实和充实的。他们知道“成长很累,但不成长更累”,因为他们看得到自己的进步,对未来的趋势判断更加准确。
未来职场没有绝对的稳定,只有动态的平衡,只会有稳定的能力,而不会有稳定的工作,终身学习已不再是赞美,而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标配!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在用传统的老观念老思想,幻想自己未来生活的样子。甚至,那些仅有的思想,都不是他们自己提炼的,而是父辈们喂给他们的。
大楼已经开始崩塌,一些人还想着进入,手里拿着出现裂痕的铁饭碗,眼里充满了即将破碎的希望……
时间过得好快,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危机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察觉到世界的变化。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也不会说,确实如此。
但我相信,互联网时代,至少给每个人一次崛起的机会。
如果,我只问你人和人的区别,你肯定会说出很多。比如身高、体重、相貌,或者性格、情商、智商。但我要问的是最本质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基因,有人说是思想,有人说是认知。那我们可以推理一下,相同DNA的双胞胎,长大之后外貌可以一模一样,但性格可能会差很多,而性格是后天逐渐养成的。
那影响性格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不可否认,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即使在相同环境下,性格也不会完全一样。有句话叫“智商是硬伤”,但在平时生活中,这种差别真的没那么大。排除背景因素,一个智商低的人可能比智商高的人更成功,这种例子也很常见。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两个人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相同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最终都要经过大脑的加工,然后反馈到行为上。信息每一次的处理,都是一次判断,即使两人判断有相同的时候,但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频率实在是太高了。所以每次判断造成的微小偏差,随着时间的积累,也会造成了非常大的差别。这样,我们就总结出了一个核心点:对信息的反馈。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一些,那就是一个人的反省力。反省力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指对自身已往心理活动的回忆。我把它换成一个好理解的,就是:一个人每干了一件事之后,会不会及时总结。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会犯错,但难得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孔子的《论语》中早就提到过,要“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可以将它改为:遇事三问。
1、我哪个地方做的不好?
2、为什么会不好?
3、下次如何改进?其实这时候,我们已经总结的很简单了,那就是要多向自己提问!
有的时候一个好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所以平时我们要尽量多提问、深挖掘。提问看起来不难,好像人人都会,但难的是养成随时提问的习惯,还有提问的水平。
说到底,人活一生,就是在红尘中修炼,炼什么?主要是炼体和炼心。身体和精神其实是相互影响的,我自己深有感受,前两年熬夜多、运动少,不仅人没精神,脑袋像缺根筋一样,而且运气也不好。
我可能也不适合做办公室,在深圳一年多感觉把自己都坐傻了,等走出来到社会上,发现自己交际能力太差,这个差并不是指能说会道,而是能量弱。能量弱,所以不自信,越不自信,运气也越差,但现在已经好太多了,怎么改变的?提升自己的能量,也就是上面说的两个方面,首先所谓炼体,不要想的多么玄,就是把身体调理好。
我自己没啥大问题,也没找什么道医去调,最主要的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早点睡早点起,坚持晨跑、俯卧撑,然后饮食方面再注意下就行了。
关于锻炼,我之前还有个执念,就是总想着把自己练的很强壮,肌肉很发达,但现在我觉得没必要了,我的目的又不是做健美。而且表面做的再好也没用,身体的强壮不只是看肌肉,你的五脏六腑,内在的这些器官也得健康才行,所以我现在每天练一套心法功法,是从肇庆辟谷时学的。当时是教了一些功法,但我不可能都练,我心里想只要能坚持练习一个,就已经非常好了,最后只留了一个感觉最实用的。
这些都是小事,人人都能做到,但并不是人人都重视,都能持续去做,这是最难的地方,所以现在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另一个,就是炼心,心是指你的精神、思维、承载力等这些软实力,这玩意就比较难炼了,因为经历是最好的修炼方法,而每个人的经历又不一样。但是,你能掌控的就是自我反省,而反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日记,写你所想写你所做,这事大家几乎也都会做,可实际上愿意去做,能持续去做的人,缺少之又少。忘记谁说过一句话,他说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意去思考,这是一种比喻,形容主动思考这件事也很难,是真是假,你试试就知道了。不愿意做,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看起来微小的事,都不是马上见效果的,你做一天两天,甚至十天半个月,也没太大变化。
很多人都是追求快,追求高回报,所以像这种傻瓜都能做的事,而且见效又慢的事,又有几个人愿意做?但是,事实又告诉我,身边一些牛人就每天都在做,他们是傻子吗?他们闲的没事干了吗?
想清楚之后,你也就没什么疑问了,人家这么忙都能坚持去做,你再找什么理由都是借口,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干就完了。
复杂的事没好事,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些小事,三年五年或者十年,你与别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阶层跃迁 读后感 第(2)篇有人说物理的极致是宗教,数学的极致是哲学,是有一定道理的。難怪有人會如此醉心於数学,今天是国际数学日,请看有趣的算式。
1 x 8 + 1 = 9
12 x 8 + 2 = 98
123 x 8 + 3 = 987
1234 x 8 + 4 = 9876
12345 x 8 + 5 = 98765
123456 x 8 + 6 = 987654
1234567 x 8 + 7 = 9876543
12345678 x 8 + 8 = 98765432
123456789 x 8 + 9 = 987654321
1 x 9 + 2 = 11
12 x 9 + 3 = 111
123 x 9 + 4 = 1111
1234 x 9 + 5 = 11111
12345 x 9 + 6 = 111111
123456 x 9 + 7 = 1111111
1234567 x 9 + 8 = 11111111
12345678 x 9 + 9 = 111111111
123456789 x 9 +10= 1111111111
9 x 9 + 7 = 88
98 x 9 + 6 = 888
987 x 9 + 5 = 8888
9876 x 9 + 4 = 88888
98765 x 9 + 3 = 888888
987654 x 9 + 2 = 8888888
9876543 x 9 + 1 = 88888888
98765432 x 9 + 0 = 888888888
1 x 1 = 1
11 x 11 = 121
111 x 111 = 12321
1111 x 1111 = 1234321
11111 x 11111 = 123454321
111111 x 111111 = 12345654321
1111111 x 1111111 = 1234567654321
11111111 x 11111111 =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 x 111111111 = 12345678987654321
请把这些有趣的结果转发给你的朋友。国际数学节快乐!
阶层跃迁 读后感 第(3)篇大概只有一半是我想读的内容,我比较想了解的是类似于社会观察,比较学术性的,但这本书至少一半是在说如何实现阶级跃升,呃,有点鸡汤。我对阶层有很深的感悟,因为我和男朋友就来自两种不同的阶层,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我们。我一人在外,常常会说赌气话,说不工作了,回家啃老去。我男朋友就笑笑,因为他没这条件说这句话。他肩上背着整个家庭,我因为站在我爸妈的肩上,所以能够眺望远方。这,就是阶层。我们还在念书的时候,有一次Avril Lavigne来开演唱会,好多同学都买票去看了,而我男朋友就上网批了些海报,灯牌,荧光棒,在演唱会门口卖。他跟我说好多同学都来跟他买。我男朋友心理素质是真好啊,换着是我一定是又一番感叹自己不会投胎。这,就是阶层。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了,呆过所谓的名校,也呆过所谓的普通学校,阶层对我的冲击就更大了。有些孩子不是不爱学习,就是家里不让他省心,或是家里没这个条件,或者最直接的爸妈的水平就是在哪儿,孩子只能靠自己。这些,都是阶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