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读后感1100字
主要内容分两部分:讲故事的重要性和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1.讲故事基于感情和想象力,是一种主观非线性工作,寻求沟通、合作、影响。对应的是批判性思维,基于事实、真或假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客观线性工作,寻求规则、秘诀、一致性。批判性思维可以作出正确判断,故事思维可以提高决策质量。换句话说,批判性思维运用于个人思考层面,保证信息接收质量,故事思维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决策的执行层面。(《跟任何人都聊得来》里有一个观点:内向人让谈话更有深度,外向人让谈话更有行动力。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因果关系就被说服,因此需要故事赋予数字意义,理解影响人类的莫测的欲望和恐惧。另外对于特定职业,比如设计师,通过收集用户体验故事,从而建立更现实的、更符合用户非正式逻辑的模型。
2.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有启发的一些点:
1)调动听众情感。消极情感更容易让人怀疑,积极情感更容易获取信任。(人出于自我保护、自我维护的需要?)
2)增加感官细节,给予听众特定的感官体验,触发生理感觉更易传播。前额叶还来不及怀疑故事可信度,想象力就先一步产生了感受。
3)找到重点,再寻求简洁。
4)尝试从失败者角度写故事,多角度解读。(陈词滥调听多了,偶尔一个反弹琵琶让人耳目一新)
5)如何让陌生人相信你:讲一个“我是谁”的故事,快速建立熟悉感,能获得更多信任。(一个相似的是,询问“你是谁”,记住对方名字,改用名字称呼,而不是一直称呼“你你你”)信任是一种感觉,是非理性非线性的。另一个是:列出自己的特质,找出对应这些特质的故事,展示它们获取信任。
6)“比喻就是迷你的价值观”。需要借助比喻理解的往往是复杂的客体,比喻能够抓住某个重点,简化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比喻也会制造隔阂,喻体更简单的模型更容易波动人的情绪。
7)寻找自己的六种专属故事:我是谁,我为何在此,我的失败,我的愿景,我的价值观,我理解你。
最后一定要尽情吐槽!这本书太差了!最大的精华就是书名……逻辑混乱,很多举例支持不了观点,事例大量重复,啰嗦至极,老太婆的裹脚布……拉黑翻译和出版社。本来想看另一本:《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看了目录和这本差不多,书后的推荐书单里居然有两本这个作家的书:【安妮特·西蒙斯.《说故事的力量:激励、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吕国燕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安妮特·西蒙斯.《故事赢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这两本评分稍微高些,《故事赢家》和这本应该是同一本。实在感兴趣的可以考虑这两本,但是我看了目录,觉得虽然分不低,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畅销书的坑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