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彭大将军》读后感_900字

《彭大将军》读后感900字

《彭大将军》记述了彭德怀波澜壮阔的一生!
彭德怀就是为战争而生,在战争时代他是枭雄,他能指挥千军万马屡屡打败各种对手!从红军时代开始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从国内打到国外,抗美援朝,面对强大的对手从来没有丝毫的畏惧,面对重重困难从来没有动摇,不愧为战神。
他一生中唯一真正的对手是他的领导:毛!
井冈山时期误杀王佐、袁文才,此为他与毛之间埋下了终身不和的种子,长征初期他指责中央的军事指挥,又被别人利用,进一步加深与毛的矛盾。
抗日战争期间的百团大战之初有功高盖主之嫌,后期的失利和日军的大扫荡对根据地的蚕食,又没有真正替领导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毛又记了一笔,解放战争彼此相安无事。
抗美援朝彭犯了不可饶恕的致命性错误:因转移过迟导致毛的儿子命丧朝鲜,这让毛从内心深处痛恨不已,但当时毛没有丝毫流露。
庐山会议导致两人的最终决裂,彭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个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万言书确实有为民请命的想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写这封信也许会更好。本来庐山会议初期开得比较融洽,有人站出来指责毛的过失时,毛开始是接受的。但彭德怀站出来指责毛,毛就很难接受。因为彭是武将,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因素,让毛勃然大怒,最终将历史改变了进程。我们可以说彭德怀是刚正不阿的,也是为民请命的鼓与呼。但他在毛的目心中其实就是一介武夫“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自身也有性格缺陷,与他共事的人(除了个别高级将领)能与他对话,很多下属都很怕他。根本不能不敢和他提建议、意见。彭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言语粗俗将、军阀作风,也使他在庐山会议上失去了众人的支持。否则他的结局也不会那样,毛最后一次给他机会,他却不愿委屈自己,照样不肯认错。让毛最终失去耐心,打发他去了大西南,并在后来被抓回北京后也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彭德怀应该是有争议的人物,看似为国尽忠,其实多少也有不买毛的帐的问题。
性格的缺陷导致自己的悲剧!想成为“海瑞”式的官员,但领导不对呀!自以为是立了汗马功劳,其实也只是局部的胜者,而不是全局的把握。
惜哉,德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