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_1100字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1100字

南渡北归
历时四个月,耗时51个小时,读书期间有悲愤、有感动、有惋惜,诸多情绪却不止因一事一例,情绪不断交替在书中。不读书不辨是非,这书如看了那时的世界,那时的人情,那时的精神。
Part1 南渡:偌大的中国安置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即使回忆这部分内容,仍然心绪难平,文人精神在炮火中、恐惧中、血肉中铸成,都说在乱世之中出英雄,这个时代人才辈出,大师云集。梅贻琦、陈寅恪、胡适、傅斯年、李济、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等,我想这些被人尊敬和推崇的大家,不仅仅因为学识,更为人品和精神,专注于研究,致力于教育,不为困苦而放弃,不因战火而逃避。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最重要的是,要想一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它们是多么有价值,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富有。”金岳霖
抗日战争的惨烈,孤军守战,势难支撑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仍不断发出急电,力陈所部将士面临的困难与险境:“本军固守衡阳,将近月余,幸我官兵忠勇用命,前赴后继,得以保全,但其中可歌可泣之事实与悲惨壮烈之牺牲,令人不敢追忆!”又说:“自昨三十日晨起,敌人猛攻不止,其惨烈之战斗,又在重演。危机隐伏,可想而知,非我怕敌,非我叫苦,我决不出衡阳!但事实如此,未敢隐瞒,免误大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士兵军人保卫祖国寸土寸金,除了感动热泪盈眶不足以表达。
Part2 北归: \\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孟子>>
最有好感之人:梅贻琦,在那篇著名的就职演讲中,梅贻琦说道:“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现代大学是否还有大师?博士毕业是忙于找工作?还是挣大钱?很多学者,如董作宾、李济、石璋如,都是“一生唯一念”的学者。文化传承是什么?我想就是这样的精神。
Part3 离别:高山塌陷,大师远去
当胡适、梅贻琦、朱家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等学界大腕,连同蒋梦麟、毛子水、姚从吾、钱思亮、蒋廷黻、罗家伦、叶公超、蒲薛凤、张其昀等一批学人政客,相继出走美国和台湾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土崩瓦解。
而留在大陆的学者将迎来一段不可理喻、屈辱的时期,比屠刀而来还要可怕,比战火中缺衣少食可怕,当学者遇上了一群强盗、畜生,不是苟且偷生,就是屈辱赴死。文革十年,文人学者灰暗的时期,最考验人性的时期,悲愤交加,无以言表。
“对死亡的恐惧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米兰·昆德拉
灾难和痛苦形影相随,但生活还要继续。
愿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长存,愿你过得如看起来那般的美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