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她客厅里的先生们》读后感700字
林徽因,民国时期的才女子,傲雪寒梅
这本书看完好久了,一直忙着没有时间写点什么,回想一下,似乎很多书就这么看过就忘记了,其实,看书的目的不是看过多少书,而是思考过多少。
说实话,如果因为这本书写的是林徽因,我是实在没有兴趣看下去的。这本书错字连篇,内容也很简单,大致介绍了一下林徽因的关系网,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林徽因的认知只局限于她的文学才华和绝世容颜,只是把她当作了一个民国时期的明星偶像来看待讨论。这本书纠正了我的这个看法,所以我才没有把这本书放到回收站里。
林徽因的家世很好,但也充满了艰辛坎坷,父母关系不融洽带给了她很大的痛苦,却也让她更早的明白生活的困苦。也让她更早的明白事理,造就了她坚强,独立,洒脱,随性的性格。
我了解林徽因还是源自大诗人徐志摩。这个多情浪漫的才子,一生恣意洒脱,放荡不羁爱自由。自古多情总被无情恼。俩人注定有缘无分,恋人未满,友情过半,只能成为最好的朋友。
当然,喜欢林徽因的不止大才子徐志摩一人。才子傾人心,才女傾人国。可以说,林徽因让半数的民国俊才为之倾慕。不单是因为她的美貌,不单是因为她的才情,更是因为她自由洒脱,随心随性,坚韧不拔的性格。
她不是玫瑰,不是牡丹,而是梅花。
时逢乱世,战火不断,一家人流离失所,饥寒窘迫。她经历了一生中最困苦的时候,为了填补祖国建筑史的空白,为了延续中国博大的建筑文化,不顾自己疲惫病痛的身体,和先生梁思成四处奔波,收集整理祖国各地的伟大建筑信息。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学者和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