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读后感900字
中心:首段——建议阅读1分钟
本书总结:第二段——建议阅读3分钟
查看了下翻译的译本,其中参与评分的《自卑与超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评分9.0,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的版本最低6.3。
这就是为什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原著,一方面既有利于英文词汇的累积和提高第二外语阅读能力,一方面高效节约时间搜寻译本还有避免词不达意、言辞不一,此外泛滥严重把关不严的把严谨有理的论证写成鸡汤论文的现象也不是没有。
阅读阅读英文原著有些许困难和排斥的都是除了二外的掌握情况,大部分都是习惯没有养成。还有没有好的阅读书籍的方法,这里没有技巧,但凡想读的话开始就行了,或者也可以参考下《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微信读书上有),理解其中的单词透析法,有的时候一本书里哪怕只理解学到了一点,也是值回价的。
第二段:
阅读大概6小时,撰的书稿仿佛在读一篇硕士论文,又无趣又难读又长……不过也可窥探一二。本书主要谈论关于个体心理学的自卑感和优越感(自卑补偿)这个理论概念,从自卑感这个方面也延伸到了其他各方面的影响交错。自卑感大多是在身体器官缺陷、被娇纵和被忽视这三种情境下产生的人们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当然针对这种复杂的精神暗流,自然也有不同的应对面貌和行为,这时候就是直面自卑,超越其产生优越感,这是正面向上的,还有陷入自卑,堕落怯弱躲避的行为。
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名词「社会性」,在地球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尺度而言,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且受限于三个现实:
①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必须依靠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提供给我们的资源来繁衍生息。
②个人自身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周围还有其他人,必然要和他们发生联系。
③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现实。以上的三个现实,都围绕了社会性这一概念来谈,在当今大部分人都有自卑情结的社会现实来看,优越感(自卑补偿)是因为个体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具有合作精神,与他人产生正向的连接,具备社会性而自然生成的。而像个体或团体犯案,这都不是正常的社会性连接,只是一群没有生活意义,单独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而聚在一起的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