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读后感700字
《清华园日记》共有3册,是季羡林先生二十岁左右在清华园所记。日记有些乏味,不过有些片段十分有趣,本想目睹季老先生的风采,但果然日记就是记流水账般的事,率性随意,不似文学类作品般仔细雕琢。
想单从这本日记中学习季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一定是不够的,这依然需要系统的结合季羡林其他时期的作品和经历。虽然这对我(青少年)的成长很有帮助,不过终究明白是自己没什么耐性一直学习下去。
日记里记录了他的许多琐事,兴趣爱好,一些大事以及事情看法见解。琐事许多如:借钱,打牌,游玩,考试。兴趣爱好如:看电影,看打球,作诗与文章。一些大事是:日军过热河,母亲去世,毕业与理想。诸事看法与见解也颇多。
日记里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词,幸好还能用软件里自带的翻译查一下,“无知”是自己看不懂生词的反应。然而更羞愧的是季羡林先生的同学许多都是英文名和其他的古怪(例如:许多未听过外国电影)让自己头疼。生词较多,读起来甚乱,但还是不求甚解且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第二册日记较第一册日记文笔好一点,少了一点稚嫩的感觉,读起来有许多生活和读书的感想让人觉得有趣。可能是当时季羡林先生生活中实在无趣,于是在日记里寻了不少乐子吧!但较第一部也仿佛更偏向于生活记录,少了许多情绪。第三册日记感觉更精简了,生活记录不少,虽然也有许多情绪化(可能是母亲去世和临近毕业)和生活见解,但后期的日记感觉更散漫了,甚是敷衍。
日记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季羡林先生用一大半的生活费用于买书的开销上。他非常爱读书,以读书为乐趣。最为羡慕的还是那份读书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