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史》读后感800字
1940年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1941年徳国与苏联宣战
希特勒不是毫无道义的宣战
斯大林想通过吞并波罗的海应对德军的顺利西进,以保护自身的安全。为了制造进攻的理由,5月25日,苏方声称,“在立陶宛政府机关的庇护下”,出现红军战士失踪事件,照会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挑衅,否则苏联将采取特别措施。苏联政府不断促使冲突升级,坚决拒绝与立陶宛调查机关进行任何合作。苏联方面还制造谣言,声称波罗的海三国缔结军事同盟以反对苏联。然而,三国1934年9月12日订立的同盟条约,原来不仅曾被苏联政府视为集体安全的一部分,而且当时苏联也无任何反对保持这一同盟的要求。立陶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苏联最后通谍到期前15分钟,乌尔布什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为了不断达到自己的目的,苏联政府又故技重演,于6月16日向拉脱维亚公使科钦什和爱沙尼亚公使列伊递交了声明,指责两国签署的波罗的海协定,要求两国成立新政府并同意苏联驻军,限令在6个小时内作出答复。两国政府势单力薄,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条件,原政府宣告辞职。
三国政府被迫让步,苏联政府向原定目标不断迈进,开始在三国制定特定|的候选人,组成亲苏政府。新政府的成立和苏军相继进驻各国。三国政府在实行任何一项重要措施时都须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行事,实质上使三国完全丧失了独立性。
7月14日,三国同时进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1940年8月初,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决定吸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为苏联第14、第15、第16个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正式被苏联兼并。苏联的人口和领土都不断得到扩张。
苏联的不义,希特勒岂能容下。次年6月22日,徳国与苏联宣战。
遗憾的是,希特勒战后遗臭万年,而斯大林的罪恶,却成了革命功绩。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