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读后感_6000字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读后感6000字

干货,宝妈们可借鉴。

1、骑马去

学习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在考验家长和孩子的耐力。

2、笑着长大

爱笑不都是天生的,和我的不厌其烦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我认为,培养一个积极健康的孩子是父母的最高追求。

3、过目不忘

记忆力和观察能力息息相关,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东西能不能印在脑海里,所以要想记忆力好,首先得会观察

我觉得记忆力好的人,都和不断探索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知识都是有相关性的,碎片式的记忆,渐渐在脑海中自己连成了一条线。

少年时代的记忆是非常宝贵的,7岁到14岁,这个阶段如果能大量地诵读经典,就可以记上一辈子。

4、神奇的地图

只要爸爸妈妈喜欢琢磨,孩子就一定是有才华的。

我在努力做一个有知识、爱学习的妈妈,和女儿一起在地图前找到兴趣与快乐!

5、再说学英语

建立家庭知识竞赛机制,孩子都有天生的必胜心,我会经常发起这样的比赛,比单词、比成语、比查字典,比地理知识,

6、最重要的教育

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你把最好的家庭教育给了你的孩子。

7、第一次不及格

我先温和地说:“婉儿,你要记得,妈妈永远都不会因为没考好而揍你。我答应你!但是这些题都是你学过的,说明你学的时候没好好听讲。妈妈这次原谅你,今天我就把学习方法教给你,以后你就不会错了,你想学吗?

8、陪伴孩子生病

也就是说,要把孩子生病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心里重视这件事,但是表面上要和孩子一起来平和面对。

9、小个子的安慰

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先去想好的一面。

遇到事情不要沮丧,更重要的是妈妈不要沮丧。凡事都想:太好了!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10、哼,哼,哼!

第一,不能伤害长辈,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第二,不能总是发脾气,一个暴躁的女孩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什么叫偶尔,就是十天只有一次,这个大家都可以原谅你,但是经常生气,动不动就发火,这个叫“不可爱”!第三,公共场合时要知道隐忍,在公共场合发飙是很没有家教的表现,比如那些在马路上吵架有路怒症的人都是缺少修养的人。

孩子3岁到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好性格比好成绩重要,孩子性格温和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一个孩子可以学习成绩不拔尖,但是一定要成为一个温和有爱的人。

11、学好英语的窍门

其实掌握一门语言确实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多背多说多听,如果说我用一年的时间生活口语基本过关,主要经验就是熟背《新概念》第二册和第三册的每一篇课文,熟到脱口而出,这样很多时候碰到英语就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了。

12、美好的早餐时光

我经常和女儿说,早上一定要开心,因为早上不开心,一天都会受影响,所以早上我们一般都会高高兴兴的

13、聪明妈妈慢半拍

掌握了慢半拍的技巧,每次遇到事情,我都假装很懒,让女儿冲在前头

14、妈妈,你别着急

让孩子静静长大,静待花开。

让我们从容老去,枝繁叶茂。

15、“无所谓”孩子

满足得太多,孩子才会无所谓。

延迟满足,她想买什么了,先提出要求,说出理由,只要不是学校立即需要的东西,就是漫长的等待。

16、怕游泳到爱游泳

1.兴趣很重要,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要简单很多,虽然前边父母要耐心地等很久,但是一旦有了兴趣,家长就可以靠边站了。

2.方法很重要,让孩子去比拼,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会让学习变得很简单。

17、一个暴妈毁三代

很多妈妈都和我说,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那忍着点脾气就是第一步,这个都做不到,别的做好了效果也打了折扣,

18、写作文,不犯愁

填字游戏

19、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我们家里还经常有查字典大赛、认字大赛、英文比赛,用比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荣誉感,让她不反感学习。

20、不可缺少的仪式感

仪式感带给孩子的目标感,必须完成的事情孩子就会不畏艰辛。

以下的这些节日纪念日是一定要尽量仪式化的:

1.升小学

2.12岁成长节

3.家人的生日

4.爸妈的结婚纪念日

21、该管的和不该管的

该管的是孩子18岁前,我们要尽心尽力;不该管的是18岁之后,让他自由飞翔去吧!

22、夏令营,去不去?

我自己是支持孩子们去参加夏令营的,特别是能住宿的夏令营。因为孩子全天不在父母身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对于孩子的锻炼是非常大的。

23、被小朋友欺负以后

很多妈妈会越位,因为爱孩子,所以会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殊不知情商也是需要练习的,而且是失败很多次才能学到经验,要不等有一天到了社会上,他有可能因为没有经验吃大亏。

24、小题大做:打桌子

在我看来,“打桌子”就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行为。

“打桌子”还教给了孩子睚眦必报,这么点小事,你磕了我,我必须得还回去才解气。

25、把孩子扔到书店里吧!

婉儿从3岁起,只要有空我就把她扔到书店中。记得,是扔,不是带。孩子对于书籍是有天生的热情的,只不过我们在家里很难有四面都是书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所有来书店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书,在这样的地方,孩子自然就会钻到书的海洋里。

孩子爱上书店,是最简单的培养阅读的方法,而且家长不用操心,在旁边看书就好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关注,他坐地上、跪在地上都可以。

看书是个需要专注的过程,很多孩子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和家长有很大关系。

26、专注,被唠叨毁了

我记得当时有个“找豆子”的游戏,又简单,又有效。

培养专注最好的时间是1岁到5岁,

27、看牙,从2岁开始

28、在“商量”中长大

从小在爱和尊重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对人宽容、理解、不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孩子是一个个体,尊重孩子是每个爸妈应该学习的第一课。

29、课外班,怎么选?

当然,如果孩子自己喜欢某一项特长,最好,因为任何学习的第一动力都是“我喜欢”。

选定了,就得坚持下来,任何一种特长,不付出努力都是不可能出成绩的。

30、上课为啥不爱发言?

不爱回答问题,除了性格内向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不会,家长想让孩子踊跃回答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会”,心里有谱,自然就不怕发言了。

提升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实力。

31、维生素T和Y的故事

一种是维生素T,Touch,爱抚孩子可以让咱家宝宝安全感好,增加感知能力;另一种是维生素Y,YES,中国妈妈和孩子经常说‘不行’,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同意,其实宝宝更需要YES。

32、好心态是如何炼成的

心态好决定整个人生的幸福指数。

心态好的孩子遇到考试都是发挥型选手,常常能考出平时难得的高分;心态好的孩子遇到问题愿意和家人朋友交流,不容易钻牛角尖;心态好的孩子哪怕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依然是人生的赢家。

我一直希望我的女儿有个好心态,要知道爸妈心态好孩子才有可能心态好,孩子绝对是爸妈的翻版。

(一)好心态,别攀比。

心态不好的孩子都有一对爱攀比的父母。

(二)考试成绩不好,最考验家长的心态。

让孩子有展示自信的舞台,自信可以改变心态。

自信了,很多东西也就看淡了,心态也就好了。

一个孩子心态好不好,主要在于家长的引导。一个总是担心的妈妈必然培养出一个焦虑的宝宝,一个不自信的妈妈自然培养出一个爱挑剔的宝宝,平和坦然温暖的家长才能带出一个心态积极向上的孩子,这是铁的规律

33、分离,到底谁在焦虑

作为母亲一定要清楚,我们这辈子要经历很多次的分离,正确面对,不必焦虑,相信您的孩子完全应付得了!

34、妈妈的时间是“零钱”

陪女儿的时间就像零钱,不攒着可能随手丢失了,但是用心积攒,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35、有一节课叫“道歉课”

第一时间道歉,会让批评你的人少说十句!

这个能力培养越早越好,一定要让孩子完美运用才算真正掌握了。方法就是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首先鼓励他道歉和自我反省,然后家长要接受道歉,并且讲明道理,最后拥抱孩子。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当他道歉之后家长就会真的原谅他,受益几次,他就明白了及时道歉很重要。

36、家里那只小“白眼狼”

第一,自己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一定自己做,比如盛饭、倒水、收拾写字台、给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的所有东西。因为这些本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家长已经帮你做了八年,现在要交班了啊!

第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年纪大了,现在家里最年轻的就是你,所以我们要把重担交给你,以后每周六是大扫除时间,你要学会收拾家,当小管家!

第三,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后,要多关心家人,比如吃饭之前,要先看家长吃了没有,家里有人感冒了,要努力照顾他们!

一个孩子可以学习成绩不拔尖,但是一定要成为一个温和有爱的人。

37、做教育比当主持人过瘾

38、咱家孩子,不能招人烦

其实真正爱孩子是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规矩感,让他在一定限度中自由,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让他将来成为被人尊重和喜欢的人。

1.在公共场合追逐打闹。

2.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躺在地上哭。

3.上洗手间自己不冲水。

4.和成年人吃饭,自顾自,大吃大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5.在安静的场合大声喧哗。

6.随意打断大人讲话。

7.站坐躺都没有正确姿势。

8.一着急,就用武力解决问题。

以上这些都是在孩子7岁之前要立好的规矩。

39、宝贝,你也需要朋友圈

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关口,上小学时如果有个伴,孩子在班里都会更加自信。而且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都需要孩子适应,有了好朋友就可以互相商量,内心不胆怯。当然我也不主张人际交往全部由妈妈包办,只是到陌生环境的时候妈妈给加把力。

交往也是一种能力,当孩子掌握了如何和小伙伴交流,很快就会复制这个能力,成为有很多朋友的人

40、不停让步的都是笨妈妈

有的时候不断地向孩子妥协,是因为大人自己就在妥协,我们总是在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停地妥协,最后往往受不了了发一通火,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41、珍惜在路上的每一分钟

第一,鼓励孩子去和陌生人交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路上的每一分钟都要利用起来。

当妈妈就得辛苦点,在路上要利用所有机会寓教于乐。

旅途恰恰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时机

第三,有了困难不害怕,办法总比困难多。

42、伶牙俐齿是培养出来的

让孩子伶牙俐齿就这么简单,两句话:第一,语言不代劳,让孩子自己说;第二,当着孩子的面尽量不挖苦别人,不用语言攻击别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他自然会习得好好说话的本领。

和谁说话看谁的眼睛,要不就不能和人家对话,因为不礼貌,这样的训练也是教给孩子一个表达习惯,他从小就知道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这样更容易吸引别人。

43、一年养习惯,十年改习惯

聪明的妈妈辛苦前两年,不够智慧的妈妈辛苦一辈子。

教育应该是越来越轻松的过程,3岁之前用百分之百正确的力,6岁就用百分之六十,6到9岁用百分之三十,9岁以后百分之十就足够了,这样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后面就很简单。

很多爸爸看上去经常在陪孩子,可是拿着手机打着游戏,孩子问个问题老大不耐烦,这样的陪伴是无效陪伴,不如不陪。

44、爹妈啥样,孩子就啥样!

我们就是孩子的那一面镜子,当你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反思自己,孩子是和谁学的这些毛病?找到根源了,解决才对症。

爸妈付出多少,孩子进步多少,当然爸妈的付出必须是有方法的付出,而不是仅仅时间上的付出。

45、学习好,关键看一二年级

会学习的孩子累两年,前两年养成习惯比较麻烦,习惯一旦养成就很轻松了,不会学习的孩子累12年!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是真理啊!我的理解就是三岁时习得了一些生活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带来好的生活;而七岁时如果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必将受益一生。

46、美丽的surprise

孩子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所以要经常“逗”他玩,他才会经常逗我们开心。种瓜才能得瓜,我们要播撒一颗幽默的种子,长出来的瓜都是笑眯眯的。

47、让孩子不磨蹭的两件法宝

第一个是沙漏,第二个是闹钟。

48、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两件事

第一个,作文写得不好;第二,没有任何古文基础。

填字游戏

联想记忆

我也有个窍门,就是读写古文,这个非常重要,孩子能把文言文理解了,喜欢了,再回来看自己的课文阅读,简直太轻松了!

49、家长纵容养出的“熊孩子”

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先从做一个文明的人、高素质的人开始抓起。

50、哪种妈妈容易遭遇暴烈青春期

我个人经验,强势、暴躁、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容易碰上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反之,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往往培养的孩子也会是温和、温暖、温顺的。

从今天开始,减少发火的次数,要知道你今天发火一次,将来孩子有可能就会还上一次。世间万物,一切都是平衡的。

51、妈妈,在和孩子斗智斗勇中成长

每次我都压着火,教导她,然后说爱她。这个过程说实话,挺折磨人的,但是没办法,当妈就是不容易的,是需要智慧、勇气还有耐心的。

52、带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六件事

第一,让孩子参与选择路线。

第二,准备路上的图书。

第三,给他讲当地的特点,和他一起找资料。

第四,教给孩子做每天的旅行计划。

第五,谈好每天的零用钱金额。

如果她一天钱没有花,我会在第二天多给她两元,让她有最初的理财概念

第六,列出礼品单。

53、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妈妈,我是你的眼》

《窗边的小豆豆》

《百科全书》图画版,

《成语大全》

《哈利·波特》第一部

54、老人带孩子,有问题能“提意见”吗?

第一,求大同存小异。

第二,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第三,提建议之前先肯定。

55、You can,You can

1岁到2岁

You can:

见到家人欢笑和打招呼。

固定的时间地点吃饭。

玩具是大家的,给别的小朋友玩玩是件美好的事情。

You can:

拿不到东西就哇哇大哭,聪明的小朋友都是会和家长说需要什么,哇哇大哭解决不了问题。

扔东西,这是个不好的习惯。需要什么要讲出来,而不是指一下。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很多孩子说话不清楚,就是因为他只要一指,家长立刻会意,就把东西拿过来了,孩子只负责点头和摇头,这样的孩子说话一定晚,而且表达能力不够好。)

3岁

You can:

好东西和大家分享,特别是和爸爸妈妈分享,因为他们很辛苦。

出门之前一定要上洗手间,要不在外面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将很尴尬。

犯了错误要自己诚实地承认,这样你就可以免受更多的责备。

You can:

撒谎,妈妈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但是只要你说的是实话,

妈妈就不再批评你。

公共场合躺在地上。这是一种很糟糕的表现,妈妈相信,

你不会这样。

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都是笨蛋,所以君子动口不动手。

5岁

You can:

学会用闹钟叫自己起床。

睡觉之前,自己看书半小时。图画书就不错。

每天和爸爸妈妈说:“我爱你!”

You can:

吃饭发出很大的声音,比如吧唧嘴,吸溜汤,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表现。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尤其是去饭馆,追着跑的大声嚷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没有教育好,这里不是游乐场。说脏话是很低俗的表现。

7岁

You can:

自己管理100元以下的零用钱,并且和妈妈分享攒钱的过程,以及花钱的方式。

自己选择一项课外活动,并且坚持下来。

有一个自己的日记本,画图,写东西,在你不允许的情况下,妈妈一定不偷看。

You can:

不经妈妈同意,就去别的小朋友家玩。

随意动家长的手机,这个属于私人物品,你玩一定要经家长同意。

场合感,规矩感,

我个人觉得7岁之前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是养成最初的习惯和品德的阶段,这个时间段,更加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教育从来就不是孩子主动或者努力就能达到的事情,尤其是早期教育,如果没有家长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