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800字
大家看了都说,“做到不吼不叫蛮难的;做得到就不是亲妈了。”
我一直也在思考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吼不叫。觉得自己还是会愤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此时此刻,我对着自己说,先不要苛求自己,不要有内疚感,要接纳自己的坏脾气。自身的气质特性,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我的脾性。短时期要完全改变的确是不太可能。但每天尝试着去改变一点点,日积月累在我身上一定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不尝试改变孩子也将永远在原地停滞不前。
教育是门艺术,也是门学科,学习如何做个“不吼不叫”的妈妈刻不容缓。
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1.自问(Ask):此刻我的心头为什么又生成愤怒的火苗?是什么事惹我生气了?我是否能感觉到自己的脾气还将不断升级?
2.呼吸(Breath):有意识地做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呼吸的时候,感知自己的身体。
3.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等到自己平静下来再去管教孩子。如果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后仍不能压住心头的火,那就暂时远离孩子,到另一个房间,或者去室外走走,排解掉愤怒的情绪,恢复积极的心态。
4.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他需要我和他一起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吗?他需要不断地鼓励?他需要我去激发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他的游戏成瘾是不是我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他的吹牛行为向我传递了什么信息,是他害怕我们父母,对我们父母的管理方式感到恐惧?
5.同理心(Empathize):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问题发生的原因,去理解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状况?为什么又要打游戏?为什么上课已经认真听讲了,成绩还是不理想?可能成绩的差异不是仅仅依靠个人刻苦努力就能改变的,就像5个手指天生就有长短。
A-B-C-D-E法则有助于我对自己的情绪管理,避免大吼大叫的发生,让自己在怒火中烧前冷静下来,冷静再冷静。只有在平和的氛围中教育和引导才能继续进行。不然就只是我一个人在“HYS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