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读后感800字
我看的是激荡三十年上部,从1978年到1992年,虽然只有短短的14年(相信后面16年还有重头戏),但我感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激荡的一段时期。这就像是历史朝代这段时间旧制度被打破,新秩序未建立,更替中的由乱而序,整个时期处于一种无重力的悬浮状态。当然,在这期间,总有会钻营的人会获利,也有历史的牺牲品。有人说,新的思潮总会先于制度,要么获利,要么入狱。这也和中国的法律制度成文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像美国的判例法,总会根据时宜保护先驱。就是在这种制度下,还是涌现除了一大批敢于冒险的企业家,早期的步鑫生,马胜利,鲁冠球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等到互联网席卷而来时,张树新,王志东,张朝阳,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家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后面倒成了BAT的天下暂且不表)。只要关乎到改革,国企就不得不说,从建国设立到现在一路走来,国企一直受大家诟病的不仅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未曾分开,更重要的是盈利了是自己的,亏损了才想到了人民的弊病(现今在习大大的领导下,国企才逐渐政企分开并真正的服务于人民,有国企所有权补充养老金亏空为证)。不得不说,每次的国企改革中的试错,让国有资产数以亿计的流失,可叹可悲。再来说说制度,这是改革的重头戏。没有制度的变动,一切都没有。但是改变制度影响面何其广,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才有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爷爷的三句话:1.摸着石头过河2.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3.中国这么大,先从一部分地方试点,再向全国推广。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中国的改革一直有邓公的影子。幸亏有这么个伟大的老人,中国才从闭关锁国走向了经济发展,;幸亏有这个老人,中国的改革每每在踌躇犹豫中坚定步伐;幸亏有这个老人,中国的很多新思潮新技术才得以推广。更幸运的是,中国有这么一大批勇于实践的企业家,他们是试水的先行者,荒原的开拓者。有了他们,中国经济才能一路向前,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