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读后感1000字
区块链:用数学定义信用,网络去中心化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香农作为信息论的开创者,解决了“如何用数学方法定义信息”这个关键的问题,成为信息有效传递的基础。与此同时,信息的交互乃至交易需要双方乃至多方建立信任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一般需要中介机构,最常见的就是商品交易需要货币作为中间物品,而货币的发行与管理有专门的机构来行使权力,那么这个信任机制能否数字化和可计算化,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去中心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这就是区块链技术所关注的。
我们耳熟的比特币实际上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方面。比特币也可以称作数字货币,货币本质上有记账的作用,记载了债务、价格及一般购买力。网络上的转账行为实际上没有发生货币的转移,只是记账系统的账务发生变化而已。传统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是中心化的,有中间机构作为其信用担保的,那么货币是否可以去中心化,又解决信任问题,这就是比特币做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账本数据存储是去中心化的,一个是记账行为本身是去中心化的。这里的信任机制通过共识算法来解决,算力胜出的可以形成记账的权力和相应的区块,得到比特币奖励,形成竞争-记账-奖励的经济系统。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平台,可以在其上建立智能合约,即数字化的契约,设置触发条件,自动运行。由此,很多的具体应用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可以展开。
在金融领域,该理念和技术可用于清算、结算和审计,由于区块链技术开放透明的特点,可以确保历史交易的可靠性;分布式账本的特性可以最大可能防御单点故障。最终,可以大大提高结算效率。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版权与许可管理、公正与记录等领域,降低产权登记、公正成本,减少侵权发生,突破地理和行政区划的限制,促使信息价值交易市场的活跃。
本质上来看,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的信用公正,使得互不信任节点大规模交易成为可能,激发共享经济的巨大潜能。共享经济本质上要建立信用共识,取得人类信用最大公约数,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对人性悲观却非常真诚的协议。当然,“当一种技术还没有达到可以爆发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时候,特别是基础设施和普及程度都还很不成熟的时候,若基于很多很好的概念,认为大时代马上要到来,其实是有点早了。对于未来的预期你认为现在就能实现,这就是一种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