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读后感800字
印象中的丰子恺是个漫画大师,真没留意到散文写的这么好。貌似很多篇收入中学教材,但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或许我上的是假学吧!
开篇的忆儿时就抓到我了,先生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最不能遗忘的三件事—养蚕、吃蟹、钓鱼,生活点滴间透着温情和怀念。
我也不由地想起自己儿时,好像没什么刻骨铭心的,每天就是傻玩傻乐。最幸福的莫过于等父亲下班班车,以接父亲名义讨个三角五角,飞奔到家属院小卖部买一包牛肉干,三下五除二干掉,然后继续在院子里疯跑。到现在还记得那种包装,巴掌大的黄色纸包,上面印个牛肉干,五香味的,偶尔卖完了就换成鱼片。其实那会生活也没那么宽裕,但在嘴上一直没受过亏待。父亲出差回来总记得带点吃的,频率最高的就是牛肉干,青海牦牛肉干不知吃了多少。后来到外地求学,在别人还是每月三五百生活费的年代,父亲特地给办了储蓄卡一次性打了不少钱,千叮万嘱不够再要,一定要吃好。有次无意中在电话里说了句想吃家乡小吃了,父亲用ups给寄了一大箱腊牛羊肉、速食羊肉泡馍和油茶,同宿舍姑娘都说你家人真好,我却心安理得,没心没肺的在电话里说不够正宗,现在想想真是年少轻狂。养儿方知父母恩。夜里真不能想这个,眼泪哗哗的。
再说回书吧,其实这本不是每篇都喜欢,早期的文章很轻灵,能感觉到先生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心思细腻但又不失风趣,伤春悲秋、发泄不满都那么与众不同。可能和修佛有关,很是平和淡然。但后期的几篇就看不太下去,黄山松篇正气浩然,但却少了点滋味,赤子之心难寻。扬州梦篇最后扬州托梦诉说过去的欺压和建国后的欢喜,说实话有点倒胃口。可能人还是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响吧!当然我看先生的书少,难免管中窥豹,有所偏颇。也许多看几篇,又有不同的感觉也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