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小孩2》读后感600字
我看《绝对小孩1》的时候,感觉比较平淡,这种平淡不是无聊,而是在成人世界的文学作品欣赏方法的影响下,总想在文中挖掘点儿什么,比如深意、内涵或者启发什么的。紧接着我又看了《绝对小孩2》,我发现,渐渐的我好像就能咧嘴笑了,嗯,看完还想看,就这么一页一页的翻着看,特别像我两岁半的儿子翻看自己喜欢的绘本,我想我可能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看王林写过一篇关于“绘本中国”的文章,里面有句话:一个童心未泯的人,这个“童心”并非童稚之心,而是李贽所谓的“绝假存真”的童心。那什么又是“绝假存真”的童心呢?李贽的《童心说》里的第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翻译过来就是: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有的,也就是以为真心是不可有的了。那童心是杜绝掺假的纯粹的真心,是人初生时刚有意念的本性之心。如果失去了童心,就是失去了真心;如果失去了真心,就是失去了真诚实在的人;做人而不真诚实在,就完全不再有人初生时那种杜绝掺假的纯粹的真心了。看了这段对《童心说》的翻译,再看了朱德庸老师的《绝对小孩》,那真的是有种特别厉害的感觉:两位大师在超越时空的默契对话!也许做一个绝假存真的人,在当今社会真的是非常“难”的,但吾心向往之,难亦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