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读后感_1100字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读后感1100字

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说:当我们观察过去的事情,如战争、谈判、拉帮结派等,这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样的,我们惊讶过去的人们对那时的事情是如此热衷地投入;而当我们观察现在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同样的倾向,但我们却不感到不可思议。

相类似地,现如今媒体舆论大量渲染恐怖主义的气氛,他们贩毒走私、烧杀掳掠、自杀式袭击、流血战役、无视政府等等行为。作为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看到这些新闻中那些人肉炸弹、策划恐怖袭击的人物,我想,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血”,这么不假思索不加辨别地做着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看起来多么愚蠢、离经叛道、不可思议啊。

对,在看待这些人这些事的时候,我感到惊讶,而对身处的环境与想法却习以为常。

《三体》里面大概有这么一句话,仇恨,能够让人团结向上(情景是程心和一个恐怖分子头目的对话,具体我忘记了)

无论是大众主流还是小范围团体组织,为什么他们会聚集在一起团结合作呢?怎么样聚集大量的陌生人为同一目的奋斗?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猿类、智人发展到人类,虽然从本源上,属于群居动物,但最大的种群也无法同当今社会的规模相提并论。

按照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的观点:虚构的故事,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例如宗教、国家、司法制度、资本社会制度等。

所谓传销、激进主义、恐怖主义,包括主流社会,也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花费大量精力,构建人们的思维与世界。各大阵营,纷纷竖起偏见的城墙,在这头在那头,表达着各自的不理解甚至敌意仇视。

在《我的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书中,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刻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描述,反倒是这些平静的语句让人动容。以下语句摘自书中

1.仇恨,而不是爱。我们家比以前名声更臭了---世贸中心爆炸案全美国上下对所有穆斯林都产生了偏见。

2.小时候,我从未质疑过我家里、学校或是清真寺里所听到的一切。偏见和其他知识一起被灌入我的脑袋里: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π等于3.14,犹太人都是邪恶的,同性恋都是可恶的,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它们听起来仿佛都是事实。我凭什么来辨别真伪呢?

3.他们教我去害怕异类,尽量躲得越远越好,以“保护”我自己。偏见的自我循环机制简直天衣无缝。心生恐惧的我,根本不会去接近他们,也就不可能去揭开事实真相了。

4.偏见是愚蠢的,只有从未接触过外面世界的人才会相信它。

5.制度性贫困、宗教狂热和教育匮乏,让我所描述的个人转变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难以实现。

6.但这辈子,我见到的都是借宗教为武器去攻击别人的人和事,因此最终,我还是放下了武器,放弃了宗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