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小孩》读后感1500字
漫画好像一直是日本画家的天下,除了日式漫画,就是美漫,港漫。他们的风格差异性很大。日式漫画本身的涵盖范围就很广,加上国家又极力打造这个产业,好像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看过一些日漫,最不济也知道高达灌篮高手之类的。美漫的簇拥者也很多,得益于超级英雄的走红。漫威和DC各自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绝对的忠诚粉丝,好像复仇者联盟成员和超人蝙蝠侠的一举一动都能在牵动我们内心之余狂卷票房,接下来的港漫也不甘示弱,他们以热血澎湃的激情打造出自己的热血彩图风格。然而,今天要说的,既不是日漫流,也不是美漫流,甚至,也不是港漫流。
你看过朱德庸的漫画么,过去我常常这样去询问身边的人,如果他们摇摇头,那接下来会再加一句,你看过以前一部电视剧粉红女郎么?那就是朱德庸画的。我不知道朱德庸这类漫画可以归类到什么流派,台漫?好像是,但是台漫的基本元素大量的还是向日漫靠齐的。例如当年红极一时的倾国怨伶,作者游素兰受日式少女漫画风影响就很大,而台湾也是少女心满满的一块宝岛,自然这样绵情无限的风格可以发扬光大,偏偏这种靠齐中有三个不是那么和谐的因素——蔡志忠,几米,朱德庸。这三位的画风也是风格各异。蔡志忠的漫画中总是玄意盎然,笔下的形象总是尖尖的嘴巴,肥宽的大袖子,走路带风,长袖善舞,十分不羁。几米像是漫画家中的顶级文青,开创了一股成人画本暖心流派。图案极度美丽极度深意。然而最后一位朱德庸,笔下的人物总是圆滚滚,显示最多的头发他也就愿意画个五六根,或者一团,日常又令人捧腹的对白,夸张的诠释,看着滑稽,看久了却意外的觉得和生活中的人颇多共鸣。我曾经私下给这三位大师订过小标签,蔡志忠是国学灵魂,几米是暖心森林,朱德庸是淘气小孩。然后我会根据不同的心情时,翻看不同漫画,结果朱德庸的翻看得最多,因为无论是开心不开心的时候,看看朱的漫画总是意外的让人轻松。这轻松之余,有些问题也能让人陷入思考。
绝对小孩是我最爱的几本漫画书之一,甚至超过他那套很红的双响炮。小孩是一种灵魂产物,不记得是谁说过了,他们灵动,无拘无束哦,代表着那些生命的流动。书的序言说,朱德庸画这样的漫画是因为他的心里住着一个绝对,永远的小孩。其实又何止是朱一人呢,许多人心里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或许是多年前的自己,就是希望那样小小的,可以任性一点,可以明白选择出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不用去顾忌太多的人情世故。永远对未来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可以抱怨几句唠叨的父母。
这一切会随着长大而改变,长大后,我们不可以那么任性的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没得选。不可以不顾及人情世故,好像有一个人你真的很讨厌他,十分厌恶他那种骨子里带着功利的感觉,却还要客客气气的跟人交道,因为这叫人情世故。长大后对未来更多的是担忧,而不是美好的愿景。记得小学班上提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很多小朋友都说要做科学家,可事实证明,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简直没有。不是我们放弃了梦想,而是没得选。小时候觉得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梦想, 大了却背负上重重的房贷,放弃曾经的梦想。小时候觉得父母真的太唠叨了,大了却每每想到唠叨的她们却因为距离的原因,倾听不到。
那绝对小孩是什么,是经过无数磨砺之后还存在在内心里,那个当初怀着美好愿景又淘气的自己。他和他的梦想从未离去过,你总是因为新学到的社交知识和人情世故去忘记他,去忽略他。也许有一天,你翻开这本绝对小孩,一页一页的看完,那些淘气的小孩一言一行,有个同样可爱的小孩会在你的脑海里活跃起来,那就是曾经的你。你心中那个绝对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