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完全是言情小说里面的经典之作,经久不衰。里面每一个角色的个性都相当鲜明。很喜欢简奥斯丁刻画人物的手法,诙谐幽默,伏笔情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感觉简奥斯丁在她的那个年代应该属于思想比较先进和前卫的女性吧,比较有个人主张和看法,没有当时那个年代很多女性身上的迂腐,她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即使放在现代也无任何不妥-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不是说物质不重要,但也不是说物质就是一切。第一次看傲慢与偏见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吧,那时接触的是世界名著的少儿版,那时候通过它了解的是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情况,后来初中的时候找了原文翻译来读,高中的时候看了它的英文原版。现在十年过去了,又重新翻开这本书,不同阶段,却有了更深的感触和感受。我想,我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建立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吧。傲慢与偏见里面的世界很小,甚至有的地方略微肤浅,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人物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也能够看到现在这个社会不同类型的人的影子。当然,傲慢与偏见里面,依旧最爱的就是书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虽然也有狭隘和偏见的时候,但是她是一个能够反省自我,不断去更正和改善的人,也是这本书为数不多的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屈服于当时社会风气,不会为了现实去将就和委屈求全的人。当然,她也确实有可以不将就的资本,无论从个人天资还是出身背景。至于简,应该是当时社会最完美的那种女人,也许即使放到现在的中国社会,也会成为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吧。但是就个人而言谈不上喜欢,因为总感觉她缺了点个性。男性角色里面,达西和宾利固然不错,但是其实我更欣赏伊丽莎白她爹,诙谐幽默,思想先进。我觉得班纳特先生应该是整本书里活得最清醒的一个,很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且他的思想也是在那个父权时代比较开明的一个。这个中文版本的傲慢与偏见部分译文内容偏晦涩,但是却能很好的还原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这本书的原型,译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对于那个时代也了解的比较深入。但是如果只是想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知道结果,建议去找简易版,就是那种少儿读物的版本。但是,无论哪个版本,傲慢与偏见都是一本相当精彩的小说,属于那种三观正,又可以深入浅出的经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