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义》读后感1100字
大名鼎鼎的《专业主义》讲了什么?
以为《专业主义》是一本培养工匠精神的工具书的人,就错了。
本书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对本书都跟风似的好评如潮。
在我看来,本书的整体逻辑有些欠缺、中心思想有些混乱,特别后半部分,讲的有点不知所以然(大前研一的粉丝莫喷)。
我给予三星评价,值得阅读。
前半部分提供了更多的视角来解读专家和授权这两个概念。
中国商业主旋已经过了占地盘、创规模的野果时期,我们正在经历精细时期,“专注”致胜的时代已经到来,只有专注的人和公司才能成为领导者。
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主要著作《无国界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和本书。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1972年至1995年,任职于麦肯锡顾问公司
大前研一对专家的定义:
专家的词源是profess,本意是“向上帝起誓,以此为职业”。
大前研一认为:就是真正的专家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全部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专业人员与专家的区别在于专业人员按照专注一领域的方法论解决问题。
他认为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分别是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仅凭单一方面的能力是无法成为专家的。
先见能力,能够预见到未来;
构思能力,能够设计构想到未来之路;
讨论能力,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具有逻辑思辨能力;
适应矛盾的能力,在工作当中,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如何在“收获与代价”中取得平衡是体现专家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专家。
关于授权:大前研一认为授权就是对下属进行投资。我认可其观点,授权者应该在认清下属的能力和技能并考虑到此人今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权限范围。
授权一个人就要想清楚并承担用人不当的后果,不能事后责怪。这样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我们在组织中诞生,在组织中生存,最终在组织中死亡。现实中很多人却一直提倡并实施个人英雄主义,对组织知之甚少,甚至排斥。
我认为就目前的环境来说没有组织,个体孤立的生存,依然很艰难。完美的组织才能让优秀的个体发挥更大的效能。
对自己的职业,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专注于某领域,以职业为乐趣的人,才能拥有更大成功的机会。
本书的后半部分,就不想评价了,我没怎么看懂。不知是我理解力有问题,还是本书逻辑有些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