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套装4本)》读后感1000字
《魔鬼经济学》,四本。两位作者之一就是位离经叛道的经济学家,书中的研究案例和思考方式是蛮魔鬼的,跳出思维局限、现实局限来思考问题。很欣赏作者能够持续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支配,用统计学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生活,以及社会上很多不常受到关注的角落,让人很受震动。
一、二本,通过一个一个非传统研究案例或话题来阐述分析意外的结果,比如堕胎合法化和犯罪率的关系、恐怖袭击者的行为规律、妓女经济学、兴奋剂、考试作弊的利益等等,很多案例可谓匪夷所思,平常几乎不曾想到的。大开脑洞,生动有趣。因为书中只讲结论和部分研究方法,把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结构全部抽离掉了,可能是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接受,提高可读性。也因为这样,这两本书作为开阔视野的轻松书籍,不无收获,但如果有关于经济学统计学的基础,读完能有更好的理解,并能完善经济学相关知识框架,更有益于深度思考。
第三本,讲的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告诉人怎样样跳出固定思维,尝试以经济学来思考和解决日常问题。从作者或者出版社角度,这是建立在前两本书的基础之上的一本书,分析前两本书中一些研究案例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和思考路径。但个人觉得,仅凭这套书前两本的积累就期望做到思维模式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经济学原理的基本认识,才会有“原来如此”的消化原食的理解,进而获得一点改变。
第四本,是两位作者日常博客文章的筛选合集。内容有点散,也显得碎,而且由于中美区域等不同,其中有很多话题都基本无感,但它作为末本书,给人更大的启发是与人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跳出思维局限,透过现象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或者真相的鲜活分享,时刻保持思考的活力。因为是博客文章选集,行文轻松,读来也轻松。不想读,跳过也OK。
总之,这一套书四本,从它们各自主题任务和相互联结作用,结构上没有问题。作为读者,其每本书的价值,就各取所需了。
读完这套书,有几点所得体会,1. 警惕不可见的以及无意识的偏见,要更彻底、更自由的思考。2. 世界上人事物之间的各种因果关系不是绝对的,很多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关联。这让我想起来,关于创新发明的跨界思考或跨界联结。3. 时刻保持不一样的思考并融入日常生活,会发现生活更有意义的一面,以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内在逻辑。
读魔鬼经济学,以上,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