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_1000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看到一半的时候和朋友吐槽,这就是茨威格的水平?把一个个历史片段放大再加点心理描写,很一般啊!朋友说别被畅销书唬住,这本不能代表茨威格,默默快递了一本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集,一定要让我领略领略他的好[憨笑]
撇开茨威格光环,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因为历史本身就充满波折,戏剧性十足,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莫测也更有力量。太平洋的发现、拜占庭的陷落、加州淘金潮和悲情诉讼、列宁的选择、滑铁卢的一秒钟,作者的文学功底让这些历史瞬间生动起来。
由于翻译或者说文化差异的问题,虽然讲述了弥赛亚、马赛曲、浮士德这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过程,但从引用的片段看真不觉得有多好,总感觉有点隔。当然,把唐诗宋词翻成外文估计也差不多效果吧!
这本书最出彩的是两个关于坚持的故事。第一个是美国实业家菲尔德对铺设跨大西洋电缆的坚持。从1854到1866,历时十多年,失败了四次,几乎倾家荡产,始终不放弃。特别是第三次,短暂的成功通讯让全世界沸腾,但一夕之间却从国民英雄沦为千夫所指,名誉扫地,项目搁浅。但他没有消沉,蛰伏六年后卷土重来。虽然从技术到船只更加先进,但1855年的第四次尝试还是失败了。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母亲未免也太多了点。好在他还在坚持,一年后终于成功。看到这心里反而沉甸甸的,成功成就了传奇,但若还是失败了,那些艰辛是不是就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另一个故事恰恰是失败后的坚持成就了伟大。英国人斯科特和挪威人阿蒙森几乎同时带领队伍向南极迈进。对第一的执着和渴望,支持着斯科特和他的队友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孤单前行。可是还是晚了一步,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极点,看到的却是阿蒙森留下的标识和为以防万一带给挪威国王的信。正如茨威格所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则什么都不是。”回程比去程困难百倍,焦虑沮丧的情绪弥漫,死亡的阴影环绕,斯科特和队友们带着别人的信、别人的荣耀在沉默中返程。失去第一个伙伴后,第二个受伤的伙伴为了不拖累大家在一个清晨说:“我出去走一会儿,也许时间长一点儿。”剩下的三个人继续蹒跚前行,最后终于在绝望中留下对朋友和家人的书信还有珍贵的资料,在严寒中等待死亡。斯科特最后一刻也在写日记,最后的遗愿是请将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上,然后把我的妻子划掉,写下我的遗孀。就是这句话戳到了我,一下子泪奔。生命书写的悲壮,让过程比结果显得更为重要,第二又何妨,璀璨星光总会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闪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