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活(《花开如梦》原著)》读后感900字
《妇女生活》被改编成电影《茉莉花开》,由章子怡主演。在苏童的故事里,娴、芝、箫的命运在不断轮回,永远逃不出悲剧的结局,电影的结尾则将第三代女性塑造成通过自立自强而改变命运的完美女性,从而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在苏童的小说里,女性都是为生活所困的庸俗之辈,这来源于苏童对于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洞见,他将这种发现扩大化,使得笔下的女性被生活物化,青春终将腐朽,婚姻埋葬了爱情,悲剧是她们注定不可改变的宿命。
《另一种妇女生活》则是娴、芝、箫的极端反面,奉行禁欲主义的简氏两姐妹终日过着与世隔绝的旧式淑女的生活,在长期的压抑之中丧失与人交往的正常能力,随着简少芬的出嫁,大姐简少贞变态的灵魂日益扭曲终日精神恍惚,最后死在自己的绣花针下。简少贞是旧式家长的象征,而在她压制之下的简少芬虽然逃离了酱园的一小片天地,却是灵魂不健全的巨婴,迅速被世俗同化,体现着物极必反的道理。这其实又是另一种悲剧。
到《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作者又将锐利的眼光指向婚姻生活中的男性,杨泊则是他手下的典型主人公,不论是自杀还是离婚,在这两篇小说里,作者都没有给杨泊留出路,杨泊代表之下的一批被生活魔免了理想和魅力的知识男性们,要么在死亡中逃避庸俗,要么靠着惯性继续着庸俗,并且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作者似乎都指向了他们琐碎的婚姻生活,矛头对准的是老婆和孩子。苏童笔下的女性角色年轻时非常有魅力,但一旦成为妻子便令人厌恶,孩子也只是终日哭啼的累赘。
我相信,这样的描写绝非苏童对女性的歧视,因为我在他笔下看到了真实,只不过这种真实是被放大化和典型化了,他绝对是最会写女性的中国作家。
看苏童的小说,总觉得是以先锋小说的笔法写现实主义,这也就解答了他笔下人物极端化的性格和命运。苏童9岁时身患重病,与死亡擦肩而过,这使他从小就习惯用一种冷酷、压抑的眼光旁观世事,香椿树街是他眼光下的家乡,他笔下的人物也处处是他童年邻居的影子。
苏童深刻地看到了这些男男女女的不幸,其实这些男男女女背后,都是我们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