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读后感700字
说实话,这本书有可能让你对贾平凹产生恶感,并从此远离他。为什么?看完就知道。
贾平凹一贯的语言风格,会让没受过熏陶的读者难以下咽,刻意追求的艰深的语境,会让习惯于浅白顺畅的读者难以卒读。而佶屈聱牙的方言古语会让读者的阅读美感消失殆尽。
然而,我们读书就只要优美华丽浅白顺畅韵致优雅节奏明快的快感吗?
那还不如读读童话故事,翻翻绘本动漫。没有人说那不是书!
看多一个作者的作品就像跟一个个性鲜明的朋友相交已久,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一篇类似于鸡汤语的所谓的贾平凹说,我大概一看,直接说,这不是贾平凹的话,因为首先他不会说这样的废话,如果是他说也不会这样直白无趣;这些话的语言风格不是贾平凹的,就好像你跟一个朋友已经很熟悉了,看到这些话就能感觉出,这不是他说话的方式。当然,最后我也没有去查证,但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因为,我自认为我读了几本平凹先生的书,对他的语言习惯,叙述风格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知。
读多平凹先生的作品,你对他人物的性格设置,语言习惯,甚至命运发展也会水到渠成地有一些判断,然后对作品的结局也会释然,因为如果不这样就不是贾平凹,就不是我熟悉的贾平凹了。
然而,这不是就是问题了吗?一个作家风格既定,无论语言还是叙事都按照套路,读者对他的痴迷还会继续吗?这个作者在走向伟大的道路上是不是有点被什么迷惑了?
太白,可以是诗仙的字,当然更是秦岭的主峰。诗仙《蜀道难》有几句这样的,于是两个太白就无缝连接了。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