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鼓声》读后感900字
〔言午言兑〕2016年第104本书(微信读书No.74)
读完\\村长\\村上春村的《远方的鼓声》。这是村长自1986年10月开始旅欧(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村长时值37岁到40岁之间)三年期间的游记性随笔集。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村长听得的微乎其微的\\远方的鼓声\\,最终成了我\\微信读书\\里这部可触可观可听的《远方的鼓声》。
内容上,深得\\随\\的精髓,没有固定的主题和视角,既有作者对于自身的思考,也有游览过程中的经历,不一而足。不同于以往的游记性作品,村长并未大写特写所到之处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名人,也未就其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进行一番凭吊和探讨,而是着墨于所见的微小的社会组成,以\\人\\这一活生生的个体为载体,揉杂了自己的感触,一一记录下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每天生活的时间里,有了这样的事,去了那样的地方,见了这样的人——便是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下来的。
村长笔下这种平静的疲倦感恰恰是我最中意的部分。他写都市里孤独生活的人,写持之以恒的跑步,写在米科诺斯摧枯拉朽的大风里枯坐的自己,笔下的一切仿佛被一层透明薄膜笼罩,文字平淡无奇,气氛心无旁骛,读者与作者一起隔着这层若有似无的薄膜,跟世界保持着泾渭分明的距离。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了笔记和摘抄。数量不少。不过是些感受到小情绪的词句。时时在心里默默的感叹:啊,到底是村长啊。
其实谁都如此,想要去远方。给予自己新生命,注入新能量。旅行能够让你焕然一新,穿上新皮囊吗?答案\\是\\,书里那一句关于旅行的话让我忽然明白:我哪里都可以去,同时又哪里都不能去。因为我是自由的,但我已永远被禁锢在\\我\\这一存在中了。只有你能够掌控自己的时候,你才是绝对的自由。
旅行最初的动力可能是受不可言说的好奇心驱使,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声色犬马,浮光掠影;时间一长,渐渐发现其实是心理上变换磁场的需求,相当于给机械手表消磁的过程,从一个被磨损被同化的场里抽离出来,纵身跳入另一个迥异的场,经历一轮新鲜的折磨。这大概也是人到中年的我,盼望自我消磁的一个梦想。